12月5日為國際志工日,據統計,我國志工已超過111萬人,服務時數高達1億113萬多小時,並以65歲以上為大宗。衛福部今日(27)舉辦「全國績優志工表揚典禮」,表揚579位服務時數達8000小時以上,獲全國「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志工。
在台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擔任榮譽觀護人的張美慧女士,本身育有兩名罕病子女,在就醫過程中,體悟到志工的重要性,自2007年起開始擔任榮譽觀護人,至今已協助超過300名受刑人,影響無數生命迎向光明。
張美慧分享最感動的經歷,是一名吸毒受刑人被原生家庭放棄後,因為自己的一句「就算你的父母不相信你,但我相信你」而重燃希望,不僅在假釋期間無再犯,甚至創立公司,每年教師節都會傳訊息感謝她的幫助。
除了在司法領域提供服務,張美慧也創辦高雄市手藝串珠發展協會,幫助單親及女性藥瘾者透過手作工藝重拾自信並補貼生活開銷,用行動詮釋自己長久以來的信念,「把事情做對,做對的事情」。
另外,活動中最高齡的志工,為今年88歲的詹廖玲婕女士,在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服務17 年,累積服務時數達1萬316小時,透過整理發票、寄送文宣、推廣植物人議題,將愛心傳遞到各個角落。
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表示,研究指出每年服務超過100小時以上志工,「平均餘命多出3天」,可見助人不僅能形成善的循環,還能延長健康餘命。未來將持續推動時數登記全面自動化,社會福利志工保險也正在研擬當中。
呂建德說明,截至2023年底,全國志工已超過111萬人,志工團隊數有2萬多隊,總服務時數高達1億113萬多小時,相當於4萬8621名專職人力。其中,65歲以上志工共36萬多人,佔總數的33%,比去年成長7%,服務領域則以衛生福利、教育、環境類為前三名。
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出席活動現場,並笑稱自己昨天面對28名棒球金牌,今天則面對579位「台灣金牌」,同樣都在為國人服務、奉獻,更凝聚國人的心。在人口結構與環境變遷之下,需要更多人投入各角落,從事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的工作。
卓榮泰表示,聯合國將2026年定為永續發展志工年,台灣目前所做已有相當基礎,未來透過國家希望工程公益社會,包括兒少保護、身障者權利、社區支持建構善自主高齡生活環境等,做更多服務,繼續溫暖台灣。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