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塑以半導體濕製程設備及耗材為主力業務,並陸續透過投資併購添鴻科技、佳霖科技、太引資訊,跨足化學配品、量測設備代理通路、工程資料分析等領域,擴大營運版圖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客戶群包括晶圓代工、封測及記憶體等全球半導體大廠。
弘塑2024年前三季合併營收28.51億元、年增13.8%,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5.94億元、年增38.78%,每股盈餘20.46元,均創同期新高。毛利率44.99%、營益率21.87%,分創近4年、近3年同期高。前10月自結合併營收32.29億元、年增14.7%,續創同期新高。
弘塑前10月自結合併營收32.29億元、年增14.7%,續創同期新高。梁勝銓表示,前三季營運表現已略優於2022年同期新高紀錄,預期今年營收及獲利均有機會突破2022年37.23億元、7.22億元紀錄,再創歷史新高,且認為對於2025年營運成長優於今年亦可正面看待。
弘塑發言人梁勝銓日前法說時說明,弘塑機台設備從出貨、安裝、調機到完成驗收認列營收,合計需時約6~9個月,根據客戶給予訂單及機台需求預測,2025年訂單能見度高、至第三季大致均已確認,第四季亦有信心維持高稼動率,合計設備出貨台數估將高於今年。
隨著設備持續出貨,弘塑預期可望推動營收持續向上,毛利率將致力維持40~45%區間。由於目前需求量才剛開始,且製程複雜化效益有可能至2027~2028年才發酵,因此對2026年營運亦維持正面樂觀,並持續關注新製程發展,若良率有快速突破將可正面樂觀看待。
梁勝銓指出,弘塑8成業務聚焦於AI及高速運算(HPC)等先進封裝領域,並切入第三代半導體、車用領域擴大產業應用範疇,分散營運風險。因應客戶先進封裝產能快速增加,弘塑現有產能已不足,對此自去年起開始建廠擴產因應。
梁勝銓表示,去年開始興建香山二廠,平均年產能將較一廠約100台設備倍增,預計明年第三季投產。鴻添同步興建湖口一廠及南科路竹二廠,後者規模為前者2倍,初期先使用25%空間,8月已取得執照並進行客戶驗證,目前進展順利,可望自明年起貢獻營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