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水果王國」美譽,農糧署為了讓學童了解國產水果及加工品的相關知識,舉行國產水果製品校園推廣暨食農教育,5日舉行成果發表。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說,都會區學童吃過鳳梨,卻不知道其生長歷程,以為水果都是從果樹上摘的,透過食農教育讓孩子認識季節水果。
農糧署輔導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推「國產水果製品校園推展暨食農教育計畫」,結合學校、團膳業者、截切加工廠及產地農場等進行食農教育,增進學童對台灣季節水果的認識,5日舉行成果發表,頒獎表揚食農教育講師及優秀學生。
農糧署表示,透過食農教育教導學童認識鳳梨、紅龍果、梨、文旦等當季水果,包括生產栽培、加工及營養價值等知識,同時將台灣有產銷履歷的鳳梨汁、搭配通過CAS加工驗證的截切水果,提供20校、4316名師生實際品嘗,將產地、截切加工廠與團膳業者整合,將優質國產水果從產地送到學校學童手中,增加國產果品的使用量。
姚志旺表示,台灣是水果王國,不過很多都會區的學童吃過鳳梨,卻不知道其生長歷程,以為水果都是從果樹上摘的,透過食農教育讓孩子認識國產水果,未來將持續推廣國產水果食農教育活動,串聯更多學校、農民團體及加工業者合作,讓國產水果產業向下扎根。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