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前登場的蜜棗開始陸續採收,目前以電燈夜照催收的小部分為前鋒,皮薄肉甜的台農13號「雪麗」可望於20天後量產,供應農曆年所需。果農指出,10月間開花授粉期恰好遇多颱風、多雨,授粉不完全的蜜棗長不大,只能打掉,結果率還算好的僅約5成,粗估總產量會比去年少2至3成。
果農呂益勝在左鎮區3分地種蜜棗與台農11號,玉井區6分地種蜜棗與台農13號,經常向高雄地區的棗農交流情資,發現目前已有少量蜜棗上市,都是採用夜間燈泡照明,讓果樹24小時不停成長,至少可以提前20天採收,由於市場物稀為貴,價格都相當不錯,每公斤均價高於120元,但因為數量太少,根本不用送到集貨場交易,所以集貨場目前還沒有蜜棗相關的成交價格。
呂益勝表示,他的台農13號「雪麗」目前最大的已到每個約4兩重,有如小蘋果,成熟度只差一點點,再幾天甜度增加後即可採收搶個好價錢,預估20天左右能夠量產,雪麗採收之後,緊接著就是蜜棗,可以持續供貨到明年1月的農曆年。
呂益勝指出,蜜棗約在9月底10月初開花授粉,今年遇上颱風多,山區又持續降雨,嚴重影響開花授粉,迎風面的果樹結果率很差,有的甚至幾乎看不到,就算結果,也是授粉不完全的小果;在果園中央的果樹結果率較佳,但仍有少數授粉不全的小果。
呂益勝表示,他參考了鄰近果園與高雄地區的情況,整體看起來,有效的大果僅約5至6成,與去年的產量相較,可能至少要減少2至3成;不過由於目前的水果幾乎都受到氣候影響,價格都很好,不致於讓農民虧本。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