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今年商辦市場的反應熱絡,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是「打炒房管住不管商」,去年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但商辦並未受限,使私法人資金轉往商用不動產,加上央行限貸也以住宅為主要約束對向,對商辦的影響不大,因此商用市場發展相對穩定。
其次是「海外資金解禁入市」,陳定中指出,上回美中貿易戰掀起海外資金回流潮,今年下半年,上千億銀彈陸續解禁,使商辦、廠辦市場迎來資金活水。第三,「收租重建深具彈性」,近年台北市區的老舊商辦陸續更新,使市場供給相對吃緊,租金也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走揚,帶動投報表現;加上大型商辦產權相對單純,未來整合重建的機會相對濃厚,投資人既可在短期內穩定收租,又能展望長期的更新遠景,成為資金停泊的理想去處。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進一步統計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億級商辦交易去年總計93件,而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已有97件,顯示今年高總價商用不動產市場受到半導體、AI產業的需求帶動下,交易明顯熱絡;而總銷金額今年約274億元,較去年全年的329億元略少16.7%,不過因今年實價尚未完全揭露完畢,總銷金額仍有機會超越持續攀升。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今年台北億級商辦交易熱區集中在內湖區,有30件,因科技業有擴廠和成立企業總部的需求,而內科商辦的屋齡相較市中心新穎,且使用坪數較大,較有機會買下整棟或多層成立企業總部,買家以自用需求居多;而市中心的中山區、大安區則分別有20、13件交易,多為中高齡的舊型商辦,買方看好交通機能的地段優勢,在市中心商辦稀缺下,A級商辦租金也不斷攀升,部分案例甚至採「售後回租」方式,讓買方當現成包租公,因此成為高資產族的投資選擇之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