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保種的興安社區發展協會在沙鹿區興安里內打造「綠光尋夢園場」,近年來累計栽種約20種野菜,社區居民除下田尋找自己愛吃的蔬菜,為菜價高時的經濟食材之一,當地長者有「保種」觀念,收集野菜或特殊作物的種子,持續不斷的栽種讓種子留存下來,傳承老祖先早期的野菜知識。
興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何敏蓉說,10年前開始經由地方里長白來清奔走借地,在里內開發1處約4000平方公尺土地,闢建「綠光尋夢園場」,在社區志工與居民的努力下,進行野菜多樣性耕作經營計畫至今,藉由植物專家的協助和指導,復育耕種約20種野菜,保留這些種子和耕種方式。
志工李惠敏說,市場上部分蔬菜價格已經翻倍,隨著冬季到來,氣溫降低,蔬菜生長緩慢造成冬天蔬菜價格更偏高,但也因為低溫,反而能催生出美味的野菜,「綠光尋夢園場」造福地方民眾,所種植的野菜不但纖維豐富,吃起來特別甘甜,又可以省荷包。
興安社區發展協會志工程鈺雯說,每一季都有不同野菜生長,近來冬季的野冰菜,受社區居民喜愛,烹煮後吃起來帶點酸度、脆脆的口感,相當特別,還有早期農業社會時,常被當成雜草餵豬,俗稱「豬母奶」細嫩鮮美,適合料理,鼠麴草則在春播時間從2月份至4月中旬,可直接使用於草仔粿的糯米皮上。
何敏蓉表示,「綠光尋夢園場」起初僅23位志工幫忙,每天澆灌還要經常除草,並負責甘蔗渣、咖啡渣、菜葉作堆肥,打造天然無毒農園,所採收的野菜,除提供社區據點1周5天供餐使用,也會分享給社區居民,目前志工增加到60位,大家都覺得種菜很開心、很好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