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以Andrew Garthwaite為首的策略師團隊表示,形成股市泡沫所需的七大要件,現在已經有六個到位:結構性牛市結束、企業獲利承壓、市場廣度喪失、距離上一次泡沫時隔25年、散戶湧進,以及「這次不一樣」的氣氛盛行。
報告指出,泡沫形成的最後一個要件是寬鬆的貨幣政策。由於聯準會在周三降息25個基點後,將把利率維持仍具限制性的水準,因此最後一個要素似乎不太可能很快到位。
Garthwaite表示,現在就缺一個溫和的貨幣政策環境,聯邦基金利率跌至約3.2%就符合條件,屆時在高達6.6兆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中,有些可能很快轉進股市。這些場邊的資金可能湧進強勢的動能股,進而讓泡沫膨脹得更大。
聯準會周三聯準會宣布基準利率調降25個基點至介於4.25%~4.50%,這表示至少還需要再降息100個基點,才能成為泡沫形成的最後一個條件。
瑞銀認為2025年股市泡沫化的可能性為35%,並相信聯準會最終將把利率降低到足以引發「risk-on」(追逐風險)心態。
如果明年股市確實形成泡沫,標普500指數可望上漲至少20%,與其2023年和2024年的報酬率相當,但也會令人回想起1990年代末那一波漲勢最終以「網路泡沫破裂」而畫下句點。Garthwaite建議可買進「價格合理的生成式AI股和電力股」來對沖泡沫化風險,並點名台積電(2330)、Meta Platforms、英國電力公司National Grid,以及美國電力公司PG&E和Vistra Corp。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