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實踐「一部落一聚會所」願景,爭取中央經費挹注,斥資3416逾萬元在花蓮市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興建文化聚會所,以老鷹、飛魚及海豚為意象,設計主體結構與屋頂膜構造,工程今天開工動土,預計明年8月底完工。

原民處今天舉辦「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文化聚會動土祈福典禮」,縣長徐榛蔚表示,「深耕部落、文化優先」是縣府推動部落事務的重要目標,「一部落一聚會所」更是縣府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的願景,達固部灣‧撒固兒聚會所的興建,將為族人提供歲時祭儀與日常活動的專屬空間,讓傳統智慧與文化得以代代相傳。

花蓮縣政府爭取中央經費挹注,斥資3416逾萬元在花蓮市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興建文化聚會所,預計明年8月底完工;圖為聚會所效果示意圖。(花蓮縣政府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政府爭取中央經費挹注,斥資3416逾萬元在花蓮市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興建文化聚會所,預計明年8月底完工;圖為聚會所效果示意圖。(花蓮縣政府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縣府原住民行政處表示,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文化聚會所選址在花蓮市四維段的縣立體育場用地內,主要結構為圓管鋼構造,屋頂膜造則是採PTFE玻璃纖維膜材,造型以飛翔的老鷹及跳躍的飛魚跟海豚為設計概念。

原民處指出,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文化聚會總經費為3416萬4889元,其中8成3來自中央補助,其餘由地方配合款支應,工期為240個工作天,預計明年8月31日完工。

原民處盤點,花蓮自2016年花東基金2期推動部落聚會所興建計畫至花東基金3期,共投入4億5729萬元興建34座部落聚會所,其中,達固部灣‧撒固兒聚會所為花蓮市規畫的第6座聚會所,未來將與已完工啟用的華東(大本)、吉寶竿、根努夷、拉署旦及撒固兒等聚會所,一起為族人提供多功能空間,象徵文化傳承的重要里程碑。

#部落 #文化聚會所 #達固部灣 #撒固兒 #花蓮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