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長竹市民農園」力行有機栽培,在長竹里長江振章和社區規畫師黃志能規畫下,獲嘉市環保局補助駐地環境改造計畫,將長竹市民農園改造為「活力長竹有機販賣所」後,定期舉辦小農市集活動,今(28日)由社區居民共同砌築而成的無煙囪烤窯「長竹窯」揭牌,未來將發展成「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場域。
由江振章無償提供土地,歷經8年經營的「長竹市民農園」,至今已培育了10多位有機志工團,去年向環保局申請「嘉義市社區規畫師駐地環境改造計畫」提案,將長竹市民農園改造為「活力長竹有機販賣所」,今年再以「活力長竹有機販賣所2.0窯藝森之」的計畫主題,再向環保局申請社規師計畫補助,啟動長竹市民農園的第2期優化改造。
嘉市環保局長李佳禾說,「長竹市民農園」每周六上午開園,周周連續不間斷提供友善耕作的新鮮蔬菜與通過有機認證的健康農產品供消費者選購,至於第2期優化改造內容,包括人行步道鋪面調整、竹製座椅設置、儲藏空間規畫,以及由志工團隊運用黏土、稻草、沙等自然材料拌和而成,以對應竹編夾泥牆的傳統工法,塑形成無煙囪烤窯的外型,共同砌築完成「長竹窯」。
李佳禾表示,長竹市民農園志工團仍期待增加更多民眾參與,並結合周邊國中、小學共同推動食農教育的體驗需求,所以未來會朝「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體驗場域發展。
嘉義市長黃敏惠說,長竹里市民農園帶著大家在這塊地學習有機耕種,對土地的愛護和知識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也形成地方很大的凝聚力,且農園不是只做短期,現長期辦市集,讓食物採購直接從產地到餐桌,新鮮無農藥的有機農產不僅是食安,也是善待土地,這些都代表基層和社區對永續推動的力量。
黃敏惠說,未來園區將增加舉辦「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活動,讓長竹市民農園成為提供鄰近住戶低里程食物,建立低碳綠生活的好鄰居,如同「幸福社區獎」肯定,將為地方帶來永續的幸福。
黃敏惠也分享,長竹市民農園中所種植的黃金百香果結實纍纍,掛在藤蔓上如同閃耀光芒的點點繁星,展現有機農法的生命力,期待更多的市民了解與認識友善環境的農業知識,一起響應「有機家園」願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