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擬明年4月30日上路,但目前仍有桃園市、南投縣、雲林縣未交國土功能分區圖,朝野喊話展延上路,相關條文今天有機會三讀,環團31日舉辦記者會譴責藍綠立委提出修法欲使國土法上路期程延後,呼籲如期上路,不該因3縣市而延宕上路。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指出,《國土計畫法》全面上路後,並不影響農地的買賣、移轉、變更及使用,只是讓超級企業跟特權無法隨意變更土地炒地皮,其中「國土功能分區圖」上路,是賦予地方政府對轄內土地空間規畫更完整的權利,不該透過提案「農業權」入法、提出國土計畫會「判農地死刑」造成恐慌,給予掮客廉價收購大量農地、炒地皮的機會。
他提到,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張嘉郡提案修法,欲提出農地發展權移轉制度,並劃設「農業發展地區」及提供補償,立法後將難以執行,認為國民黨仗勢在立法院多數為所欲為,不顧機關、專家學者建言。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黃子芸則認為,少數縣市的延宕是政治利益考量,依據內政部資料,今年3月到8月的短短5個月間,就新增近250件的「非都市土地」開發案申請,加劇農地的破碎,惟有「國土計畫」如期上路、《區域計畫法》準時落日,目前土地管理下的農地破碎與流失等諸多亂象,才能逐步有解。
她強調,2020年公告施行的《國土計畫法》第45條已明確揭示分階段上路期程,然部分藍綠立委卻以特定縣市不配合為由,再度提出修法改期,彰顯立法委員未督促行政機關積極行政的失職,以及立法者帶頭踐踏立法,將立法當作兒戲的表現。
環團呼籲,國民黨立院黨團停止造謠,以混淆視聽的「農業權」續開土地炒作大門,民進黨立院黨團則不應隨國民黨團起舞、延宕國土計畫法的上路,不顧國土永續及世代正義,行政院不該繼續沉默,任由草率修法毀憲亂政。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