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學生林家緯、劉子謙以及施善譯分別在德國iF學生設計獎及西班牙國際設計競賽ISARCH AWARD中獲得殊榮,展現出台科大建築系豐沛的教育資源與學生專業實力。

碩士生林家緯作品《重生膠囊(Rebirth SeedPod)》設計靈感來自「種子」,融入摺紙工法與模組化設計,專注於災後快速部署的需求,可根據需求組合成庇護所、醫療設施或公共空間,結合自然通風、太陽能板供電與雨水收集系統,創造出一個功能性與美學兼具的庇護所,這項作品讓他獲得2024德國iF學生設計獎。

榮獲西班牙國際設計競賽ISARCH AWARD Bronze獎項的劉子謙則將廢棄紡織品轉化為建築外立面材料,探討廢棄物回收與建築設計的互動關係。他的作品《編織機摩天樓(Textile Machine Skyscraper)》整合紡織廢料回收系統,打造一座融合現代人類生活與自然和諧的空間裝置,鼓勵民眾重新審視時尚文化、消費模式與環境責任的關係。

同樣參加ISARCH AWARD獲得Winner獎項的大三學生施善譯有感於疫情後的口罩廢材問題,通過回收廢棄口罩製作城市空氣淨化裝置《大都會淨化膜系統(Metropolis Cleanse Membrane)》,以環保解決方案應對都市的空氣汙染問題。他應用氣壓膨脹伸縮原理將口罩廢材回收再製成新的型態,他認為,建築設計的未來趨勢是「永續性」,也期待自己能為世界議題提出宏觀解方,進而成為有影響力的建築人。

隨著科技發展,台科大已經將AI納入課程,讓學生應用科技工具進行創新解方發想與實踐。林家緯說,「多元化的課程讓我在技術與設計理念上都能全方位發展,特別是近期興起的AI設計軟體,學校也有相關課程,幫助我們跟上最新的技術趨勢。」劉子謙則指出,學校開設的Rhino、Revit電腦軟體課程使他的建模能力大幅提升,也對建築的桁架系統、梁柱配置等有更深入的認識,增強他建築設計能力。

#台科大 #德國IF #西班牙國際設計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