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泰國綠山動物園已23年的的母鳥雙角犀鳥「白目」,今年1月4日去世。台北市立動物園7日表示,去年12月底時發現白目食慾變差,經獸醫師檢查發現有白血球高、貧血等問題,持續救治後,仍因嚴重體腔發炎不治死亡,也解釋雙角犀鳥是以群體、成對生活的物種,現在少了母鳥陪伴,將加大關注園區僅存的雄性紅目健康狀況。
園方說,白目在2024年12月26日被觀察到體重變輕且有食慾變差現象,經獸醫師檢查發現有白血球高、貧血、肝臟指數高以及肝臟和胃腸具發炎,在經住院治療後雖食慾及精神狀態曾一度改善,但病情仍未好轉,後不幸於2025年1月4日因嚴重體腔發炎不治死亡,初步病理解剖顯示白目為體腔發炎導致消化道嚴重沾黏以及肝病變。
園方說明,住在熱帶雨林區的公鳥紅目和母鳥白目外觀很相似,不過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雄性的嘴喙和頭盔相對較大,也分享另一種簡單的分辨方式,觀察牠們眼睛虹膜差異,公鳥虹膜為紅色,母鳥虹膜為白色,所以分別被取名為紅目、白目。
園方表示,這對雙角犀鳥在2001年從泰國綠山動物園交換來到台北動物園,2隻互動很好,常會相互餵食,白目在入園後也有陸續產蛋的紀錄,但都沒能成功孵化,也解釋雙角犀鳥是以群體、成對生活的物種,故在白目去世後,保育員及獸醫師將會特別關注紅目的健康狀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