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在被川普提名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主席之前曾表示,相較於美國現行2%的關稅,20%至50%的平均關稅對美國更好。米蘭將關稅視為工具,和削弱美元的干預手段,可解決美國給予其他國家經濟和軍事援助,導致美元估值過高、貿易逆差擴大和工業基礎中空化的問題。
米蘭去年11月以Hudson Bay Capital資深策略師的身分,在報告中寫道,開徵關稅和放棄強勢美元的政策立場,將會產生比數十年來任何政策更深遠的影響,並重塑全球貿易和金融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米蘭的報告代表他的觀點,並不是川普的想法,報告的目的是讓外界了解可能的政策範圍,而不是政策倡導。
米蘭支持其他經濟學家的看法,20%是最佳關稅(Optimal Tariff),若關稅提升至最高50%,美國都還是能受益。
然而「最佳關稅」說白了就是「以鄰為壑」,在一國受害的情況下,另一國才能受惠。米蘭也認同,如果其他國家對美國採行報復性關稅,將會兩敗俱傷。對此,美國可以軍事防禦為誘因,阻止其他國家報復美國。
最佳關稅理論在現實世界中也有缺點,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柯斯提納特(Arnaud Costinot)發現,關稅大部分都轉嫁到美國進口商身上。
此外,米蘭亦提出,美國可簽署類似1985年廣場協議的「海湖莊園協議」,來弱化美元,作為關稅的替代政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