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日前通過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野黨聯手刪減2075億元,其中包含刪除撥補台電1000億元,另凍結2600多億,減列幅度創歷年最多、2兆9000億元也是史上最高總預算,但仍引發朝野對立。被譽為「選舉之神」的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表示,國會朝野對立從去年的「理念性法案」,變成牽涉到更廣泛層面的預算刪減,未來朝野會更加對立,選民觀感非常重要,「監督政府施政」還是「癱瘓國家」,民意導向將決定朝野攻防的後續發展。
小笠原欣幸在臉書表示,主導刪減預算的兩大在野黨國民黨、民眾黨,主張是「為了節省政府預算浪費所採取的適當且必要措施」、「看緊納稅人的荷包」,也強調「刪減後的預算對政府業務運作不會造成負面影響」;而行政院長卓榮泰則指出,扣除人事支出、補助款等政府固定支出後,原有一般預算為1.3兆元,刪減2075億元,實質刪減比例達到16%(既入凍結部分計入則超過35%),認為這將「使政府業務陷入癱瘓」、「造成嚴重影響」,連總統賴清的都說無法接受。
小笠原分析,刪減項目牽涉到相當廣泛的範圍,包括外交部業務費、文化部補助款,可能影響相關的團體;經濟部給台電的千億補貼遭砍,可能會影響電價調漲;還有潛艦國造預算也被凍結。小笠原直言,由於預算案修正是在倉促中表決通過,媒體目前也僅列出遭刪減的項目,影響層面還有待後續釐清。
小笠原表示,政府與在野黨的主張針鋒相對,而去年以來的國會朝野對立,多是在國會改革法案、制度修正等「理念性法案」,從民調上來看也各自有一半的民意支持,但此次牽涉到政府預算刪減,影響層面會更廣泛,究竟會被視為「意圖癱瘓政府運作的杯葛行為」,還是「對政府預算妥善監督以避免浪費的正當監督權行使」,選民的觀感會非常重要。
小笠原在最後也強調,攸關2025年台灣政局的重大決戰,已經落幕,但朝野恐難以避免走向更加對立,接下來台灣民意會倒向哪一方,將決定朝野攻防戰的後續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