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運輸部資料,全美36%橋樑、相當於22萬座橋樑需要重大維修或改建。
另外,截至2023年底的六年裡全美煉油設施,部份結構因老化而受損,導致逾1,500人受傷和153人死亡。除了構成生命威脅,還讓污染問題惡化。
隨著設施快速老化,即使最有經驗的工人也難以趕上需要維修的速度,因此帶動檢測機器人的需求。
檢測用機器人製造商Gecko Robotics執行長魯沙拉瑞安(Jake Loosararian)指評估像橋樑、水壩或船舶等龐大實體結構過程裡,投入人員親自檢測是極過時做法。
Gecko配備感應器和AI軟體的機器人能攀爬、涉水和飛行,為需要檢測實體顯示結構建全程度。儘管機器人仍依賴專家操作,但不需要人員親到現場,就能在人類難以到達之處完成檢測任務,並以AI模式預測設施何時損壞。
新創公司Perceptoy產品長索哈(Udi Zohar)強調其無人機能在極惡劣氣候環境下,為能源業者找出設施的滲漏點和受損零件。
像Gecko和Percepto等公司目標,是透過機器人運作來提高人員安全和檢測效率,並為國防、能源與製造等產業節省完成任務的費用。
在美國軍事預算裡,操作與維修等成本就占39%。專家指全美國防延期維修費用可能至少1兆美元。但透過機器人主動完成結構評估和找出優先維修地方,能為企業和政府機關以更低成本,得到更健全和安全的設施。
目前基建檢測機器人產業每年成長率至少30%,魯沙拉瑞安表示沒有單一公司能全部吃下,業者不斷生產但仍供不應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