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劍指台積電,除了揚言將對台灣半導體出口徵收更高的關稅,更指責台灣搶走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在X平台上發文指出,投資人需看懂弦外之音,川普真正目的是強調美國趕上先進製造能力的迫切性,不要從字面上理解川普的話。
郭明錤表示,川普有多種手段迫使台積電坐到談判桌上,談判的關鍵是川普的目標與台積電的底線,他分析,川普的目標是在任期內加強美國的先進製造業,並儘快取得重大進展,台積電的底線則是將製造技術和研發活動保留在台灣,雙方必須在「美國本土製造」與「保留台灣核心優勢」之間找到共同點。
郭明錤進一步分析川普目標的4種情境,分別如下。
情境一:在美國製造先進晶片
台積電已經在亞利桑那州投資晶圓廠,但川普似乎並不滿意,從他最近的強硬聲明就可以看出。
情境二:美國先進製程半導體供應鏈更完整
如果台積電加大對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先進封裝的投資,將會為美國政府和客戶帶來更快的成果和更大的利益。若台積電和美國政府很快就進一步投資達成協議,這種情況最有可能實現。
情境三:先進製程晶片在美國生產,美國政府或企業參與度更高
可能有2種方案,A方案是允許美國政府或公司入股台積電的AZ 晶圓廠,更名為ASMC也是可能的選擇,但這可能不會帶來重大價值,令川普感到不滿。
B方案是台積電透過股權投資、合資等方式,主導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整合英特爾的專利、設備、技術、供應鏈,說服客戶將訂單轉移至英特爾晶圓廠,這個過程耗時且複雜。此外,川普也不太可能歡迎台積電主導英特爾的代工業務。
情境四:技術轉移,將製造技術和研發轉移到美國
台積電在美國、日本、德國等海外廠區主要負責產線的營運與維護,研發與製造技術仍留在台灣。如果美國要求台積電轉移技術,將對台積電的競爭地位和股東價值產生重大影響,台積電會反對這種不合理的要求,這可能會使任何談判失敗,因此,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郭明錤認為,雖然近期談判傳聞的不確定性給台積電的股價帶來了壓力,然而,只要台積電保持其技術領先地位,允許其將成本轉嫁給客戶並避免技術轉讓,其長期投資價值仍然穩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