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俄官員準備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以討論如何在沒有歐洲或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結束俄烏戰爭之際,歐洲領導人受上周川普政府衝擊的影響,周一在巴黎舉行了緊急會談。
CNN新聞網17日報導,除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周一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簡短通話外,歐洲領導人在這個對歐洲安全關鍵的一星期才展開,就遭到邊緣化。全部焦點將集中在利雅得的美俄會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周二將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會面。而拉夫羅夫說,討論目標在於結束兩個「大國」關係中的「異常時期」(abnormal period),這些會談或許會為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可能會晤鋪路。
歐洲領導人面對美國在歐洲影響力可能減弱的前景下,會議重點放在烏克蘭部署歐洲軍隊的可能性,還有歐洲盟友增加國防支出的意願。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說,巴黎會議是歐洲國家安全「一代才有一次」的時刻,他在會後說,要是能達成持久和平協議,他「準備考慮在其他國家部隊的配合下,派遣英國地面部隊」。
其他歐洲領導人也提出了各種加強支援的方式,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說,巴黎會談是歐洲領導人商討支持和平最佳進程的機會,包括討論許多國家「想在達成和平協議後,向烏克蘭駐軍」。他還說,「美國願意當後盾很重要——不是地面部隊,而是身為後盾——以使這些努力可行」。
呂特說:「這意味著歐洲人要願意挺身而出,積極參與,願意在和平協議後協助烏克蘭,必要時包括派遣部隊,但顯然需要美國作後盾——因為你必須表明,威懾力完全到位,普丁絕不會再嘗試。」
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社群媒體X上貼文說,他在巴黎峰會後與馬克宏交談,重新要求為烏克蘭提供「強有力又可靠的」安全保障。儘管在俄烏近3年戰爭期間,歐洲和美國在對俄羅斯的立場上展現驚人的團結。但川普重返白宮,上任才短短三週多,這團結就大致瓦解了。
川普政府上周對歐洲和烏克蘭進行一連串打擊。首先,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說,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切實際,而歐洲安全也不再是美國的當務之急。接著川普又與普丁透過電話長談,實質上結束了西方「沒有烏克蘭,就不談烏克蘭」的政策。接著副總統范斯(J.D. Vance)周五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SC)上發表言辭激烈的演說,痛批歐洲領導人涉嫌打壓言論自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