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4日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積電將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旅美政治學者翁履中指出,2017年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在美投資100億美元,川普選在270坪、白宮最大的「東廳」舉辦記者會,而此次台積電投資10倍卻是在僅14坪的「羅斯福廳」,是因為距離總統辦公室不到10步,代表台積電是美國「國安議題」。

翁履中今在臉書發文,分享白宮的「待客之道」,解讀兩次台廠赴美投資,川普召開記者會選擇不同的會議廳,其中隱含的考量。

2017年郭台銘宣布投資100億美元到威斯康辛州,翁履中指出,川普選在白宮內最大的會議廳、占地270坪的東廳(East Room)舉辦記者會,超級高調、全球媒體聚焦、川普猛刷政績,「這是舉行國宴、頒獎典禮、甚至國家領袖國葬的場地」。不過事後變成「空氣工廠」,美國政界和媒體的負面觀感仍未全然擺脫。

2017年7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白宮東廳舉行記者會,宣布鴻海在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圖/美聯社)
2017年7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白宮東廳舉行記者會,宣布鴻海在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圖/美聯社)

「台積電的國安戰略投資,低調但更關鍵!」翁履中對比,2025年台積電宣布投資1000億美元,規模是鴻海10倍,但白宮記者會改在只有14坪的「羅斯福廳」(Roosevelt Room),但場地雖小、影響卻更大,代表半導體等於美國國安戰略。

翁履中也介紹,白宮並不是變小氣,而是因為羅斯福廳小而精,地點就在總統的「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對面,距離不到 10 步,這也是白宮的決策核心,專門用於宣布國安、國防、外交重大議題的地方,重要性與2017年東廳記者會有過之而不及。

至於此次台積電記者會選羅斯福廳而非東廳,翁履中分析有3大原因:「台積電的投資被美國當成『國安議題』來看待」、「記者會有對內外宣達戰略決策的意義」、「位置近,方便川普快速決策,不用跑去白宮主樓」。

至於為什麼投資1000億美元卻不能在橢圓型辦公室,翁履中解釋,橢圓形辦公室只接待「元首級訪賓」,台積電雖然不是國家元首或代表等級的訪客,但這次的投資案對美國來說,是「供應鏈安全」的關鍵,所以記者會選在羅斯福廳,既展現重視,又不需要大排場,且川普不用特別走去幾百公尺外的東廳,也符合政府高層運作習慣。

#台積電 #白宮 #翁履中 #東廳 #羅斯福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