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10日公布最新研究顯示,台積電高度仰賴化石燃料,去年AI晶片製造碳排量高達18萬5700公噸,是AI晶片製造的「碳排冠軍」,預估2030年,台積電用電量最高成長到台灣總用電量的近4分之1,恐進一步推升電價壓力,呼籲台積電承諾2030年前全面採用再生能源。
綠色和平10日發布最新研究「晶片榮景後的暗影」顯示,AI晶片製造高度集中在東亞地區,台積電、三星、美光與SK hynix等主要供應商,分別在台灣、日本、韓國生產AI所需的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晶片,其中2023年至2024年,台灣用電暴增至375.8 GWh,占全球總量高達38%,主要來源便是台積電龐大的AI晶片製造產能。
研究也指出,台積電高度依賴化石燃料,AI晶片製造碳排量高達18萬5700公噸,遠高日本與韓國總量,並超越三星、美光與SK hynix等東亞競爭對手,成為AI晶片製造的「碳排冠軍」。
研究預估,台積電2030年用電量最高將成長到台灣總用電量近4分之1,若台積電仍維持目前高度仰賴化石燃料電力的現狀,大量成長的用電持續增加台電負擔,恐推升電價上漲壓力,進一步造成整體通膨。尤其台灣廣大的中小企業遭受美國關稅衝擊,內部若再面對成本提升壓力,將難以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之際維持競爭優勢。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張皪心指出,台積電綠電轉型腳步遠遠追不上用電成長速度,數據顯示,台積電2023年受惠AI發展產能大增,全年度用電達 232億度,其中僅有25.9億度來自綠電,台灣廠區近9成用電、205億度仍依賴化石燃料。
她表示,以台電該年每度電虧損0.9元估算,台積電一年就增加台電約184億元虧損,約占全年新增虧損近1成,換言之,台積電綠電比例偏低,迫使台電燃燒更多化石燃料來填補缺口,不僅加劇虧損,更讓全民承擔環境與經濟雙輸的風險。
綠色和平呼籲台積電展現半導體龍頭領導決心,承諾在2030年前全面採用再生能源,積極攜手供應鏈,擴大投資光電、風電、地熱等多元綠電,從源頭確保穩定的綠電供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