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載重車輛如貨櫃車或大貨車等,行駛在國道時,因車輛操作彈性不及小型車,若發生事故,對行車安全與後續處理時間都有較嚴重風險。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統計,今年1至9月國道事故中,大車為第一當事者共363件,共造成17死593傷,呼籲駕駛開車不分心、保持安全距離並正確裝載貨物。
高公局指出,大型載重車包含大貨車、貨櫃車等,多用於長途運輸,車體重心較高,車輛操作彈性與煞車性能沒像小型車那麼靈敏,若發生碰撞翻覆或裝載洩露等事故,往往需要很長時間處理,對行車安全有重大影響。
據統計,今年1至9月國道A1與A2交通事故案件,其中第一當事者為大車有363件,占1成3左右,共造成17人死亡與593人受傷。其中再以碰撞類型分析,追撞有193件,肇因多為「分心含疲勞駕駛」與「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同向擦撞有100件,肇因多為「變換車道不當」,撞護欄則有35件,肇因多為「車輪脫落或爆胎」與「分心含疲勞駕駛」。
高公局表示,國道散落物易成潛在事故風險,1至9月國道散落物共3萬6537件,其中以大車常見散落物的「胎皮」7629件最多,占21%。另裝載貨物如超載容易翻覆,1至9月國道大車翻覆共40件,造成1死38傷。
高公局提到,應以「自律、他律、法律」降低事故風險,首先貨運業者要做好工時與派車管理,出發前司機應確認身體與車輛狀況,高公局持續搜集大車事故案例宣導,規畫11月底邀貨運三業研商國道行安議題,公路局也強化源頭管理,查核並輔導高風險業者。
另外,國道警方統計,大型載重車惡性違規1至9月取締超速1.1萬件最多,其次為超載9193件與裝載貨物不穩妥或機件掉落有8959件。公路局與警察機關也辦理路檢聯稽,執行地點包括國道、服務區與一班道路,每月安排580班次。
高公局提醒,行前養足精神,確認精神狀態良好, 開車保持清醒,隨時注意周邊路況,行駛中應雙手握方向盤、保持安全距離、不任意變換車道,如感到疲累,鼓勵駕 駛至服務區、休息站休息,裝載貨物不超載,且應覆蓋、綑綁確實、 依循國道地磅指示過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