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路徑不斷南修之後,直對屏東而來,蓮霧冬果即將進入產期,南州鄉許姓蓮霧農哀嘆,極端氣候之下,農民越來越辛苦,11月還有颱風,只希望鳳凰手下留情。
屏東蓮霧種植面積占全台70%,是第一大產區,主要產地在林邊、南州、枋寮、佳冬、鹽埔等鄉,冬季產期約自11月至隔年3月,目前正值蓮霧幼果生長期,果農擔憂強風豪雨造成落果或樹倒,損失慘重。
「採也不是,不採也不是!」許姓蓮霧農說,為平均蓮霧產期,許多蓮霧農都分區種植,現在有一區下個星期就可以採收,卻遇到罕見的11月颱,現在極端氣候,農作果樹都大受影響。
許姓蓮霧農表示,現在是蓮霧成長過程的最後一哩路,目前早市蓮霧價格是近年來最貴的時候,有部分蓮霧農趕在颱風來之前趕緊採收,但是他們為了堅持品質,不願現在就採收,現在有部分套袋是預計元旦要採收,套袋起來的蓮霧比較怕風,若是下雨沒風就影響較小。
曾多次獲得全台蓮霧評鑑大獎的許姓蓮霧農說,種蓮霧相當辛苦,從剪樹枝、蓋黑網到掀黑網催花,期間還要低身穿黑網給肥料,花來了,再拆葉清除果實旁邊葉子,打第一次花、第二次花,施有機肥、疏果、定串再定串,每串蓮霧從小鈴噹時分3次給營養劑、套袋,成長期間,還要施予價格不便宜的獨家祕方牛奶酵素,樹上的葉子要修剪剛剛好,太多蓮霧會大肚子太輕不好吃,賣相不好,葉子太少會曬到太陽,蓮霧會不黑。
蓮霧農林先生則表示,目前蓮霧果實直徑僅2至3公分,無法套袋或綁繩保護,颱風帶來的外來物如石塊、鐵皮、廣告招牌恐砸傷果實,強陣風更可能導致枝幹斷裂或全株倒伏,一整年心血恐化為烏有。
林先生說,今年颱風多,夏季結束後本以為可鬆一口氣,卻還要再面對颱風威脅,農民勞心勞力,連日來加緊巡園,修剪過長枝條、加固鋼架支柱、清疏排水溝,力求降低損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