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文雅畜牧場遭衛福部查出生產的雞蛋含有禁用藥物芬普尼,後續農業部也同樣在案場中的雞蛋、蛋雞羽毛樣品驗出芬普尼,且由於該場為傳統籠飼,疑似係因環境髒亂,飼主才使用芬普尼清消,而10月21日爆發的非洲豬瘟,同樣也是源自環境髒亂的傳統畜牧場,學者就指出,生物安全防治為保護人、動物、環境的首要防線,然而從豬瘟到雞蛋,凸顯未落實生物防治的嚴重性,呼籲農業部應拿出魄力針對髒亂的畜牧場,提出改善、逐步淘汰等規畫。

據了解,文雅畜牧場所生產蛋品,蛋殼上噴印「C」字樣,意味為一般籠飼母雞所生產,而一般籠飼具有雞隻活動空間不足、雞糞堆積、蚊蟲滋生等問題,此外,該養雞場也屬「非密閉式」環境,這類雞場多以帆布、布簾遮蔽,較容易與外界接觸,衍生問題就是周邊氣味較重、易受外界影響,甚至禽流感風險也相對高。

而10月21日爆發非洲豬瘟的台中梧棲某畜牧場,也屬傳統案場,經農業部後續追查,該場同樣環境髒亂,光是陳年豬糞、污泥就有10公分之厚,使得展開清消前還要先派員「刮糞」,甚至最後還查出該案場用於烹煮廚餘的設備,早就無法使用,瓦斯也「一整年只叫2桶」。

前台大獸醫系主任周晉澄指出,從非洲豬瘟到這次的芬普尼雞蛋事件,再度凸顯生物安全防治的重要性,然而同時也能發現,出問題的案場都是生物安全防治系統較差的畜牧場,若要避免問題一再發生,唯有從源頭做好管理、改善畜牧場動物舍房,才能避免相關疾病的滋生或擴散。

周晉澄強調,在台灣無論哪種動物,傳統飼養環境都有相當的比例,因此可以理解政府想改革、卻又擔心農友反彈,以蛋雞為例,蛋雞生產週期長,遂農友經常規畫「老、中、青」三代同堂的生產模式,也就是場內每一處都具有生產力,即便政府想要局部改善,蛋農多半也不願意。

周晉澄接著提到,如今問題已接連發生,政府是時候拿出魄力與各產業協會溝通、討論可行的設計方案,舉例來說,豬舍的環境其實已有逐步改善、白肉雞的飼養環境也愈來愈好,遂只要政府想做,都絕對有辦法達成。

周晉澄補充,外界猜測「籠飼衍生的環境髒亂」與「蛋農噴灑芬普尼清消」之間具有關聯,屬合理性的推估,由於傳統籠飼空間狹小、通風不良,使雞隻無法展翅、易藏寄生蟲如「雞虱」,若為了防蟲而頻繁噴灑殺蟲劑,自然會增加污染風險。

#農業部 #雞蛋 #芬普尼 #非洲豬瘟 #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