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總部將落腳北士科T17、18,北市產發局12日針對北士科開發現況及推動發展到議會財建委員會做專案報告,目前科專區整體土地開發率近6成、48家企業進駐。議員李明賢建議,北士科以內科發展為經驗,交通配套依舊是主要考量,以及是否有機會讓內科受「瘦身」,讓相關AI產業移轉到北士科。產發局回應,預估廠商進駐後,就業人口會達到5.5萬至6萬人,另北市交通局也針對北市科交通量能做檢討,也將規畫輕軌系統。

產發局長陳俊安指出,北士科園區規畫約24.9公頃的「科技產業專用1區」,其中市有地9.76公頃、占4成,私有地15.13公頃、占6成。私有土地計有37筆,部分土地已完工或正處興建及規畫設計階段,目前有10案興建中、4案已獲都審核定, 皆在陸續開發階段。科專區整體土地開發率近6成,已有48家企業進駐,包括中鼎集團企業總部、友華生技、網擎資訊及叡揚資訊等知名企業。

輝達總部將落腳北士科T17、18,北市產發局12日針對北士科開發現況及推動發展到議會財建委員會做專案報告。(張珈瑄攝)
輝達總部將落腳北士科T17、18,北市產發局12日針對北士科開發現況及推動發展到議會財建委員會做專案報告。(張珈瑄攝)

陳俊安表示,另為健全洲美快速道路交通路網、建構北士科園區內東西向主要幹道,「福國路延伸工程」為北士科園區重要聯外道路工程,西側經福國路高架道路銜 接洲美快速道路,東側延至捷運淡水線芝山站及中山北路等地區,不僅便利北士科園區迅速對外聯絡,亦可降低因園區居民及就學人口所引入人潮、車流對周邊既有道路的交通衝擊。

李明賢指出,帶動北士科是以內科發展作為經驗,因此交通還是主要考量,如車流分析等交通衝擊評估,有無配合產業發展及預估就業人口數,如內科上下班通勤人口,應該超過16萬人,住在附近的才四分之一,其他地區或外縣市的則占四分之三,造成上下班塞車狀態;另內科是否有「瘦身計畫」,讓原先在內科相關的AI廠商進駐北士科做產業調整。

陳俊安表示,交通局一直針對北士科整體交通運輸量能做檢討,包括在上班時間較為壅塞的福德路跟承德路口,透過號誌做秒數調整,以及左轉專用道來舒緩車潮,福國路福國路延伸目前已通車,能快速把北士科車潮帶到洲美快速公路;大眾運輸工具則是以公車路網銜接,從北士科至捷運芝山站或劍潭站,未來也會規畫輕軌系統,總體以滾動式檢討安排。

陳俊安說,未來如果產專區都進駐完成,推估就業人口會達到5.5萬至6萬人,為內科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人數;有關瘦身計畫已有廠商主動詢問, 不過因為遷移公司還需要內部評估,所以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移動現象。

議員陳賢蔚說,輝達確定進駐後,大家都開始在北士科園區搶地、搶辦公室,想當二房東、三房東賺一手,反而限縮到真正集結園區產業發展需求,北士科公有地只有9公頃,重點是在私有地,如何有制度協助這些私有地銜接到產業實際端,迎來對打造園區產業發展有幫助的業者。

陳俊安表示,未來市府會主動去尋覓適合的AI產業供應鏈廠商,根據台北市投資服務辦公室潛在投資名單,會透過訪商、會議等模式了解外資對於土地需求及公司營運計畫,從被動轉為主動,也讓對方了解北士科園區產業發展,未來可優先選擇北士科作為發展,帶動整體發展。

財建委員會第一召集人林世宗說,輝達要變成AI科技士園區需結合居住、創新、教育、醫療,但如果市府配告套不足會造成短多長空,所以在路網、腹地上都要多做著墨,甚至能超越南港、內湖、新竹科學園區,國際廠商才敢進來;議員洪健益也說,不管是區段徵收、重畫區等,科技園區推廣不只是為了炒地皮,現在地價已經炒翻天,市府配套措施都沒做好,無論是交通上的輕軌或是學量能是否足夠成熟。 陳俊安表示,若以目前開發進度來看的確會趨近飽和,所以針對北士科、社子島、關渡平原未來等開發,市府都會盡快做規劃。

#台北市 #輝達 #北士科 #內科 #AI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