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12日於市政會議時表示,在副市長蘇俊賓及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極力爭取及建議下,10月2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針對未經申報異動的非原型式排氣管,罰鍰上限由新台幣1800元調升為3600元,截至目前市府已協助超過8006輛車輛完成排氣管認證,讓車主能合法改裝,也讓監理機關有清楚的查驗依據。

牛煦庭多次和桃園市環保局討論現行執法所遇到的困境,認為現行罰鍰偏低,部分駕駛人反覆違規、無法有效嚇阻,部分人士改裝噪音車罰不怕,若無法祭出最嚴重的扣牌處分,難有嚇阻效果。因此積極於立法院提案修法,若機車噪音違規,屆期未改善,除可按次處罰外,情節重大者得移請公路監理機關吊扣牌照至改善完畢後發還。1年內再度違反者,得移請公路監理機關吊扣其牌照6個月。

環保局表示,《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罰鍰上限調升為3600元,且須於15日內完成檢驗,逾期未辦理者,將吊扣牌照,超過2個月仍未改善者,依法註銷牌照。桃園市府已公告,全時段禁止使用未經認證的排氣管,違者依《噪音管制法》處新台幣3000元至30000元罰鍰,屢勸不改者將按次處罰。

環保局指出,桃園市自民國112年起即主動建議中央修法,推動將排氣管納入管制範疇,並強化認證與罰則。為協助車主合法使用替換排氣管,市府已協助完成8006輛車輛的排氣管認證作業,認證制度提供監理機關查驗依據,確保替換排氣管符合我國噪音管制標準。

為提升執法效能,市府導入智慧科技設備,自114年起與警察局合作,建置全國首創70組「AI巡防系統」,並設置13組「AI改裝排氣管辨識設備」,今年截至10月31日止,跨局處聯合執法共攔檢1904輛車,其中904輛噪音超標,依法告發並限期改善,裁罰金額達301萬元;另查獲1300輛非法改裝排氣管車輛,裁罰金額達117萬元。

環保局說,專案執行後,科技稽查效率提升3.84倍、噪音車攔查數提升2.87倍、環境音量平均降低6分貝,民眾陳情案件亦減少37.1%,顯示靜桃專案已展現明顯成效。

#桃園市 #環保局 #靜桃專案 #噪音車 #改裝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