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對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龐大支出日益擔憂,這股情緒已延燒至債券市場。近期,超大規模雲端運算企業的債務利差攀升至數月新高,顯示市場正重新評估AI熱潮背後的風險,而最新的導火線,源於巴克萊銀行下調甲骨文的債務評級。

AI熱潮下的大隱憂

綜合外媒報導,巴克萊銀行指出,甲骨文為AI資料中心投入的資本支出已遠超自由現金流能力,負債比高達500%,居主要科技公司之首,並警告其信用評級恐降至接近垃圾債門檻的BBB-級。

巴克萊的報告提到,甲骨文自2027財年起將出現嚴重融資缺口,甚至可能在2026年底耗盡現金,主因甲骨文為履行龐大AI合約,過度依賴外部融資,使公司財務風險顯著上升。分析師Andrew Keches因此將該公司債務評級下調至「減持比重」(Underweight),相當於「賣出」。

AI競賽成資金黑洞

數據顯示,過去七週,科技巨頭共發行超過1200億美元的債券,多用於資料中心建設。另根據美銀數據,包含Alphabet、Meta、微軟與甲骨文在內的「超大規模供應商」所發行債券,其收益率相較美國國債的利差攀升至0.78個百分點,創下川普關稅引發動盪以來新高。

而在這波信貸緊縮中,甲骨文成為最脆弱的一環,其負債比高達500%,遠高於亞馬遜的50%和微軟的30%。

相較之下,Meta和Google雖亦面臨現金壓力,但流動性仍充裕;亞馬遜與微軟則具備較強的現金流與融資彈性。巴克萊認為,整體產業為追趕AI競賽,正持續以債務支撐龐大資本支出,全年債券發行量預估將達1600億美元,未來「更長、更高水準」的債務發行恐成為新常態。

#AI #巴克萊 #甲骨文 #垃圾債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