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來透過所謂「千人計畫」的海外高科技人才引進計畫,積極向多數韓國科技人才伸出橄欖枝,引發人才外流擔憂。韓國科技界建議,應完善國內科技體系,保障資深和年輕人才和都能享受研發機會,只有這樣才能防止人才流失。
綜合韓聯社12日採訪和調查,中方不僅向韓國科技人才發出錄用邀約,還掌握相關人員的年薪、家庭關係、研究領域、工作環境等個人資訊,並據此提出包括高額研究補助和年薪等具體待遇在內的針對性條件。
韓國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會旗下的政府出資研究機構,和韓國科學技術院等機構向韓國國會提交的資料顯示,去年從中方接到過聘請相關電子郵件的韓國科學技術院研究員共有149人,政府出資研究機構接到的相關電子郵件超過600封。
韓國科學技術翰林院(翰林院)5月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近5年接到過聘約的受訪者佔61.5%,其中82.9%接到過中方橄欖枝。值得關注的是,中方按人才年齡段採取不同戰略。未滿45歲的受訪者中,有87.5%接到過待遇與本土海歸人才相同的研究員職位聘請。對於55歲以上的受訪者,除了研究員,中方還提出短期研究項目、一年以上顧問、授課等多個選項。
受訪者指出,錄用條件、研究環境、韓國沒有相關制度支持,都是他們積極考慮應聘的理由。科技界據此認為,考慮到中方提出的條件能夠彌補韓國研究環境的缺點,其戰略十分奏效。
翰林院一名研究員指出,科技生態環境的人才外流恐將給國家造成嚴重損失。政府應該營造能夠培養博士級人士的環境,以及資深研究員和年輕研究員頻繁交流的氛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