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北屯區一名82歲曾姓獨居婦人,被台灣自來水公司發現用水異常,2個月使用飆破6000度,報案破門後驚覺,人早已陳屍屋內,且屍體幾乎只剩白骨,研判已死亡2、3個月。針對此案,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感到無奈,直言:「不要寄望官員幫你解決孤獨死的問題」。
沈政男今(14)日在臉書坦言,昨晚看到這則新聞驚嘆不已,因為孤獨死以前是日本的新聞,這些年台灣也越來越多,但這一件應該是破了紀錄:「孤獨死了2個月才被發現」,更強調孤獨死將是未來必須面對的問題,不是自己,就是認識的人。
沈政男想查詢台灣有多少獨居老人,發現官方列冊5萬人,但有專家說70萬人,感嘆:「連獨居老人有多少,這個社會都沒人知道,顯然就沒人在乎他們!」他並引述內政部112年的統計通報,獨居老人有將近100萬人,至於每年有多少孤獨死?台北市數據稱1年有100人左右,「但這個數字到底可不可信,沒人知道」。
沈政男指,台灣再過不到幾週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孤獨死的現象勢必步上日本的後塵。從日本案例可知,孤獨死不是老人的專利,有越來越多年輕人,而這一代年輕人已經做好一個人孤獨到老的準備,但未必知道孤獨死是什麼滋味,很多人看到長照悲歌就說「安樂死」,殊不知在這之前,可能就先孤獨死了。
沈政男直言,不要寄望官員幫忙解決孤獨死的問題,因為他們好多人也是單身獨居,將來都要面對同樣問題,他認為台灣的老人政策,百分百就是不及格,重申若不關心孤獨死的問題,「下一個電費破表,而被破門而入的人,有可能就是你」,因此,至少先從關心你我的鄰居做起。
據了解,立法院法制局今年3月底左右提出「日韓孤獨死法制」議題研析報告,建議借鏡日韓立法經驗、運用台灣的長照據點及通報系統,政府應跨部會合作並設立專線及諮詢平台,以預防孤獨死和處理身後事。而衛福部已編列62億經費,與內政部合作,預計自明年起2年內完成全台首次「獨居長者概況調查」,按照顧需求分級,銜接問安、裝預警設備等服務,以降低孤獨死案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