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主導《會計法》修法覆議案,狠狠地打了宣稱不覆議的閣揆江宜樺一巴掌;怪的是,當行政部門出手否決立法院三讀通過的議案,朝野黨團不但一片緘默,還表態力挺。如果說,《會計法》覆議案再次確認我們的閣揆不過是總統幕僚長,立法院更只是跟在閣揆身邊的唱戲班。行政立法偷來暗去、沆瀣一氣,已經夠氣人了;竟還公然任由總統插手政院決策
基隆車站鬧區的中山人行陸橋崩坍,主管的基隆市政府第一時間像事不關己,宣稱應該是地震頻傳惹的禍;基隆市長張通榮的回應更妙,他表示多年前就向中央申請改建經費,遲遲沒有核定,「真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有父母官若此,基隆市民,或者旅行出差到基隆的台灣人都該自求多福,不要「見了棺材才掉淚」。 這座人行陸橋有37年歷史,座落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說,台灣是主權國家,早已獨立,當前最重要的是建設國家,不是回頭搞台獨。蘇的說法似曾相識,前不久,另一位民進黨重要領導人蔡英文也才說過:「我們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顯然,「不搞台獨」已是民進黨內的蘇蔡共識。 另一方面,跨派系的民進黨青壯派立委提了一份《台海人權決議文》,獲得全立院黨團立委的連署
選在民進黨全代會同一天,蔡英文在臉書表達她對阿扁入黨的想法;她說,民進黨必須防止黨的清廉價值與是非判斷被模糊掉;扁自己也要多作一些努力,爭取社會對他的諒解與認同。蔡英文談政治話題一向字斟句酌,但這番話講得夠白了;所謂「多作些努力」,不外乎要阿扁坦承己錯,進而向支持者與黨道歉,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還承諾未來不涉及民進黨的
一個月前,馬英九接受《中國時報》專訪,記者們有機會就核四該否立刻停建議題向他提問。馬英九對此侃侃而談,還主動舉了當初停止國光石化的例子,「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國光石化還沒蓋,但核四花了這麼多錢,政府不能因為一時的反核聲浪高漲,說停就停,讓公投來決定是最好的方法。」 當天的專訪時間匆促,題目又多,讓記者們沒機會再繼續
曾任國民黨祕書長的亞東關係協會會長廖了以突然辭官,外界咸認此舉與廖了以要「走自己路」,備戰台中市長選舉有關;另一方面,為了參選七月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已經進行了好幾輪的基層黨代表小組長座談,黨籍立委最近還收到馬選黨主席的連署表,只是,基層對支持馬續任黨主席的興致顯然不高,連署情況並不踴躍…。 政治情勢低迷,國民黨
人頭黨員橫行,民進黨內再度有人倡議「公辦初選」制度,希望能遏阻初選選歪風。其實,公辦初選未必能解決豢養人頭黨員現象,甚至可能因為投票資格不設限,衍生敵對政黨介入的怪象;民進黨要化解人頭黨員的沉痾,關鍵在有無決心調整政黨體質,從現行由黨員決定最高決策的外造政黨,改為以公職為決策核心的內造政黨。 開放式初選在台灣並非
兩年前,現任的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還是中研院院士、台大財金系教授,他對於主計處幾乎每季都大幅修正經濟「季成長率」的預測數字相當不以為然,認為主計處的統計方法「顯然有問題」。如今,管中閔已貴為經建會主委,政院預測的首季GDP卻腰斬不止,這是出了什麼問題? 去年主計總處的GDP數據吹起「九降風」,今年第一季數據更是直接打
蔡英文前幕僚姚人多公開表示,「台獨建國已沒有市場」。消息一出,民進黨內部不少人對此氣急敗壞。有人質疑這說法自失立場、「太軟弱」,有人抨擊姚人多無異投降繳械,根本是「台奸、統派」。批判紛至沓來,逼得小英陣營如臨大敵,姚人多發文澄清「原意非標題所述」;面對中國大陸總是欲拒還迎,正是民進黨現階段的窘境。 台獨建國有沒有
阿扁移監培德醫院,民進黨立委為此集體到法務部興師問罪,有人甚至踹破部長辦公室大門,似乎真讓外界見識到民進黨人對營救阿扁已義無反顧、情義相挺。不過,「民進黨救扁」這檔事,真的是我們在電視上所看到的那樣嗎? 扁案發生四年來,民進黨公職的集體情緒其實是歷經了多次的轉折;剛開始,他們震驚扁家居然把錢匯出國外、扁案竟如此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