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企業為協助雲林沿海地區農業技術提升,與朝陽科大組成農業輔導團隊,針對種植技術、氣候災變因應、資材使用提供輔導諮詢服務,8日選定溫室作物小番茄,在雲林縣麥寮鄉舉辦示範觀摩活動,利用熊蜂取代人工授粉,可降低人工成本,經測試,義大利熊蜂最專業,工作效率最好。 政府近年來推廣溫室農業,溫室栽培已成為農作不可或缺的一部
雲林縣口湖鄉謝厝村民反對太陽能光電業者於村內設置變電站,擔心變電站電磁波、輻射汙染住家環境與水源,5月成立「口湖鄉反變電站自救會」,並到工地抗議,但仍無法阻止業者施工,8日自救會前往雲林縣議會遞交請願書,縣長張麗善表示,將由縣建設處協助處理,盼中央聆聽地方聲音。 自救會會長蘇東明與多名村民8日前往雲林縣議會遞交請
雲林縣政府2018年於口湖鄉宜梧滯洪池舉辦縣史上首次龍舟賽,上萬民眾共同見證雲林龍舟起航,2019年續辦同樣獲得熱烈回響,後因疫情停辦3年,今年疫情解封,許多民眾敲碗希望復辦,口湖鄉公所也願意全力配合,不過縣教育處表示因準備時間不夠,今年無法舉辦,將於明年再著手規畫。 雲林縣首屆龍舟賽於2018年6月16日登場,
雲林縣口湖鄉謝厝村民反對太陽能光電業者於村內設置變電站,擔心變電站電磁波、輻射汙染住家環境與水源,5月成立「口湖鄉反變電站自救會」,並到工地抗議,但仍無法阻止業者施工,8日自救會前往雲林縣議會遞交請願書,縣長張麗善表示將請建設處協助處理,盼中央聆聽地方聲音。 自救會會長蘇東明與多名村民8日前往雲林縣議會遞交請願書
台塑企業為協助雲林沿海地區農業技術提升,與朝陽科大組成農業輔導團隊,針對種植技術、氣候災變因應、資材使用提供輔導諮詢服務,8日選定溫室作物小番茄,在雲林縣麥寮鄉舉辦示範觀摩活動,利用熊蜂取代人工授粉,可降低人工成本,經測試,義大利熊蜂最專業,工作效率最好。 政府近年來推廣溫室農業,溫室栽培已成為農作不可或缺的一
58歲李先生因工作需長時間久坐並使用電腦,日前突然感到左側上肢明顯麻痛,嚴重到無法維持姿勢,經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媽祖醫院中醫師張益銓檢查,研判肇因為頸部神經根性壓迫,經針灸治療後改善超過8成,張益銓提醒,四肢麻痛也可能是糖尿病引起,民眾若出現四肢麻痛情況,最好盡速就醫。 張益銓表示,李先生上半身頸椎排列錯位、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基金會」辦理雲林縣「麥寮、台西鄉子弟獎助學金」邁入第19年,本學期共1231名學子通過申請,共計338萬7500元,7日台塑企業涉外睦鄰人員,將獎助學金送至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家庭,順道關懷有無需要其他幫忙之處;一般家庭戶則於本月2日匯入民眾指定帳戶。 「麥寮、台西鄉子弟獎助學金」發放對象為
雲林縣北港溪北港鎮段,由水利署進行「北港溪魅力河段環境營造」工程,總經費逾億元,原本雜草叢生的河川地變成優美河濱公園,但因有人餵養流浪狗,在此運動休閒的民眾經常遭犬隻追逐甚至咬傷,令人卻步,7日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表示有接獲民眾反映,將與餵養人溝通,以降低人犬衝突問題。 北港河濱公園有一大片草皮,堤防兩側樹木扶疏,周邊
雲林縣花生進入採收期,今年初至3月中旬氣溫偏低,正逢1期作花生開花期,低溫不利花生開花授粉,導致結莢數偏低,加上本月花生採收期遭遇多次豪大雨,造成花生腐爛發芽,7日雲林縣長張麗善前往土庫鎮勘查災損,指示縣府農業處立即函請農委會建議救助花生,救助金額每公頃3萬元。 雲林縣今年1期作花生種植面積4209.88公頃,
雲林縣台西鄉位於國境之西,早年漁港貿易興盛,市區中山路被譽為「台西第一街」,繁華一時,人口數最多達5萬餘,但隨著時空變遷,如今僅剩2萬1900餘人,中山路也成為凋零老街,雲林縣政府為活化中山老街,向中央爭取再造計畫經費,去年初完工後成為打卡景點,7日舉辦成果導覽,深入解說計畫理念,盼持續帶動地方發展,翻轉風頭水尾的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