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恩格文章總覽

  • 找回台灣的定位 世衛取暖團可休矣

    找回台灣的定位 世衛取暖團可休矣

     對台灣來說,最近有關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結論與前幾年相同。大會前幾周,台灣政府在媒體大力宣傳中國拒絕台灣的參與,也強調各國政府與政要支持台灣參與,台灣則派遣「世衛行動團」於場邊舉辦取暖派對。  或許台灣認為這些努力是成功的。英國《衛報》即有一篇有著聳動標題的報導:「強烈抗議世界衛生大會因中國施壓而封鎖台灣」。路透

  • 時論廣場》找回台灣的定位 世衛取暖團可休矣(方恩格)

    時論廣場》找回台灣的定位 世衛取暖團可休矣(方恩格)

    對台灣來說,最近有關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結論與前幾年相同。大會的前幾週,台灣政府在媒體上大力宣傳中國拒絕台灣的參與,以及強調各國政府與政要支持台灣的參與,而台灣則派遣了一支「世衛行動團」於場邊舉辦取暖派對。  或許台灣認為這些努力是成功的。英國《衛報》中即有一篇有著聳動的標題的報導:「強烈抗議世界衛生大會因中國

  • 不必在意葛來儀們

    不必在意葛來儀們

     筆者經常強調台灣政治人物、媒體和選民不應過度關注外國「專家」的觀點。那些專家離台灣很遠,每年只造訪幾次,並且往往依賴他們自身的分析,這些分析未必符合台灣的實際情況。  其中許多評論者因為想繼續得到台灣政府的資助或是想要進入台灣政府機構(如總統府和外交部)而存在偏見。當國民黨總統執政時,其中一些學者會讚揚其政策,而當

  • 海納百川》選民不必管葛來儀們怎麼說(方恩格)

    海納百川》選民不必管葛來儀們怎麼說(方恩格)

    看過筆者在台灣政論節目或閱讀過筆者發表的中英文評論的人都知道,筆者經常強調台灣政治人物、媒體和選民不應過度關注外國「專家」的觀點。 那些專家離台灣很遠,每年只造訪幾次,並且往往依賴他們自身的分析,這些分析未必符合台灣的實際情況。 其中許多評論者因為想繼續得到台灣政府的資助或是想要進入台灣政府機構(如總統

  • 外交作為走調 立委監督不力

    外交作為走調 立委監督不力

     台灣外交處境艱難,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的立法委員應該為外交行動「開空白支票」。然而,最近台灣外交關係的發展,顯示出各政黨立委都需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以免浪費了台灣的資源。  台灣是少數在未被承認但自主自治的索馬利蘭開設代表處的國家之一,但有些台灣人不明智地稱這種關係為「準邦交」。蔡英文總統稱台灣和索馬利蘭「共享民主自由

  • 時論廣場》外交作為走調 立委監督不力(方恩格 Ross Darrell Feingold)

    時論廣場》外交作為走調 立委監督不力(方恩格 Ross Darrell Feingold)

    台灣的外交處境艱難,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的立法委員應該為外交行動「開空白支票」。然而,最近台灣外交關係的發展表明,各政黨立委都需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以免浪費了台灣的資源。 台灣是少數在未被承認但自主自治的索馬利蘭開設代表處的國家之一,但有些台灣人不明智地稱這種關係為「準邦交」。蔡英文總統稱台灣和索馬利蘭「共享民主自由

  • 柯文哲訪美的漣漪

    柯文哲訪美的漣漪

     在蔡英文總統和郭台銘訪美後幾天內,有意參選總統的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正訪問美國。一般情況下,筆者不鼓勵潛在總統候選人訪問美國,因為風險可能大於收益。  即使柯文哲最近公開發表他在兩岸、國防和外交方面的政策,台灣民眾黨的網站亦有少數相關英文資訊,但是民眾黨在台灣以外的世界仍缺乏知名度。  即使柯文哲在這些議題上已

  • 時論廣場》柯文哲訪美的漣漪(方恩格 Ross Darrell Feingold)

    時論廣場》柯文哲訪美的漣漪(方恩格 Ross Darrell Feingold)

    在蔡英文總統和爭取國民黨提名的郭台銘訪美後幾天內,有意參選總統的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正訪問美國。一般情況下,筆者不鼓勵潛在總統候選人訪問美國,因為風險可能大於收益。 即使柯文哲最近公開發表他在兩岸、國防和外交方面的政策,台灣民眾黨的網站亦有少數相關英文資訊,但是民眾黨在台灣以外的世界仍缺乏知名度。 即使柯

  • CNN報導原住民 失實

    CNN報導原住民 失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近發表的一篇題為《台灣擁抱原住民 拒絕中國》的報導,然而,這篇CNN的報導漏洞百出,遺漏了好幾個關鍵問題。  CNN報導,台灣第一次直選總統是在1992年,但實際上,第一次直選總統發生在1996年。記者採訪谷辣斯‧尤達卡,卻誤稱她去年參選花蓮市長。 事實上,她參選花蓮縣長。  CNN

  • 方恩格快評》台灣原住民問題 CNN報導失實

    方恩格快評》台灣原住民問題 CNN報導失實

    去年10月,筆者寫了一篇關於CNN視頻報導的評論,報導中一位CNN記者走訪綠島,並討論了台灣的白色恐怖時期和隨後的民主化。不幸的是,這篇CNN報導內含許多事實錯誤。 作為觀眾,我們無從知曉,外媒對台灣的不實報導究竟是為了國內某些政客的利益操弄,還是記者們本身的的拙劣研究。但無論如何,身為閲聽眾,我們應該警惕這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