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代iphone的搜尋結果,共17,359筆
TrendForce指出,蘋果(Apple)將導入Micro LED技術於消費性電子產品之中,預計2024年將首先搭載於Apple Watch。受惠於Apple率先應用,2026~2030年Micro LED技術應用範圍則有機會擴大至AR眼鏡、手機、車用顯示等裝置。Apple Watch助攻,Micro LED顯示技術即將進入主流消費性電子領域。
Snap在周二指出,該公司在本季的營收可能減少最多約10%,該消息導致Snap在盤後股價重挫14%。Snap正努力對抗疲弱的廣告需求。
蘋果更新iPhone舊換新方案的回收價格,其中iPhone 13 Pro從19100元降至17600元,下降1500元最多,令人意外的是,iPhone 8的價格不跌反升,相當罕見。
使用手機有溫度限制!一名男網友分享,他在氣溫0度的地方想使用iPhone卻發現手機電量不足,想要充電卻不能充,引起網友討論,不少人集思廣益「暖手機」的方法,包括貼暖暖包、打遊戲等。根據蘋果官方網站資訊,iPhone手機建議在攝氏0度到35度的環境中使用,太低溫恐會自動關機,太高溫則可能損壞電池。
2家美系外資針對聯發科(2454)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看法卻是一好一壞,有一家美系外資認為,聯發科2023年5G SoC(系統單晶片)的混合平均售價可能會下降,聯發科全年營運表現持平,故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649元。另一家則樂觀看好,受惠庫存回補加上大陸市場重啟,營收將從第二季度開始反彈,維持聯發科加碼評等、目標價850元。
彭博社報導,蘋果供應商之一的捷普(Jabil)印度分公司,已開始在印度生產AirPods零組件。同時,也正將AirPods塑膠外殼運到中國大陸與越南。不過,蘋果以及捷普都沒有對此消息有回應。
佳世達在去年底盛大舉行供應商大會,不同於過往,此次聚焦在「齊力減碳」,並且宣布正式加入RE100,成為全台灣第一家加入RE100的電腦周邊科技集團,承諾204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
中國大陸2022年智慧手機市況慘淡,全年出貨量2.86億台,同比下降13.2%。據中國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智慧手機市場衰退與疫情並無太大關係,主要還是市場飽和、產品創新不足、缺乏殺手級應用程式與消費者收入下滑等因素。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於28日公布2022年大陸智慧手機市場銷量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2022年大陸智慧手機銷量年減14%,不僅是連續第五年下降,創下十年來的最低水準,其中第四季更驟降15%。
二手手機市場資訊不透明,消費者購買時往往擔心「踩雷」,想出售又抓不準行情高低。專家分析,iPhone使用1年殘值約60%到65%,Android手機殘值約剩30%到40%;iPhone新機上市後,舊機價值平均每週掉2%。
終於要迎接農曆新年,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是各大百貨公司舞龍舞獅、大排長龍購買或領取福袋的時間,而今年也不例外,雖然不少百貨業者都開始改為預購福袋,甚至是線上提早限量訂購,但排隊搶頭香領好禮的優惠還是持續推出,像Global Mall就推出了2000個不同主題的福袋,率先已在環球Online開賣30%的福袋,甫公開資訊就已引來大量消費者的詢問,而台中廣三SOGO也早於1月7日提早開賣福袋,當天11點開賣、300個福袋就在一小時內銷光,可見消費者對於新年福袋的熱情滿滿。
迎接農曆新年,Big City遠東巨城購物中心讓你吃喝玩樂一站購足,22日初一推出舞獅搭配戰鼓磅礡演出,將送出開春紅包禮,另有全台最強街頭藝人帶來一系列精采表演,年節圍爐加碼抽開運金,全館消費滿額贈、迎春禮、元宵禮活動滿滿,喜迎玉兔逛巨城、好運福氣一整年。
蘋果優質經銷商STUDIO A 將自 1月20日起舉辦「鴻兔大展_2023超級大樂透」活動,於門市消費滿2,023元,可獲得一次抽獎機會、滿4,046元可獲得2次抽獎機會,1月20日至1月29日連假十天,天天抽 iPhone 14,共計10個幸運得主。
蘋果為Mac及MacBook系列個人電腦打造的Apple Silicon處理器已推進至M2 Pro及M2 Max,但蘋果為iPhone量身設計的5G數據機晶片(modem)卻一延再延。據業界消息,蘋果自行開發的5G數據機晶片預期要等到2025年之後才會推出,所以今年的iPhone 15及明年的iPhone 16仍會採用高通5G數據機晶片。
近日外媒報導美國第3大電腦商戴爾公司要逐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成為蘋果移出中國供應鏈後另一項震撼中國產業界的舉措。中方對此的評論著重在西方國家不應「孤立中國」或「與中國脫鉤」,這種以中美戰略競爭的角度看待外商的投資策略轉變,顯然錯看了外商轉移供應鏈的避險需求。大部份外商轉移中國供應鏈既非為了孤立中國,亦非要與中國脫鉤,而是基於避險需求要分散供應鏈,這種策略也是當下國際投資界與產業界最流行的「中國+1」概念。
音樂串流服務公司Spotify夥同其它包括Deeze等媒體大廠,在周三聯合發起一封公開信,敦促歐盟採取行動,對抗蘋果的反競爭和不公平作法。
明(20)日就是長達10天的春節連假,超商觀察連假與開工時段,可提振精神的咖啡銷量最佳,不只聚會能夠玩得盡興不斷電,開工也能幫助續航,因此紛推豐富優惠搶買氣。
去年全球金融市場多空反轉,華爾街對2023年展望也普遍悲觀,主因是2022年美國聯準會(Fed)升息7次共17碼,這種激烈升息,衝擊了消費與投資,還有利率也直接影響的房地產市場,就連華爾街期望Fed預防性降息以避免經濟衰退的建議也遭拒。
未來如美國所害怕一般,中國企業在經濟層面拿下勝利的時代會來臨嗎?我並不確信一定會這麼發展,不過這種可能性十分充足。假如我寫了好幾個劇本,其中也有一種中國的巨大企業支配世界的劇情吧。原因在於,有人在推動國家。中國政府與企業的聯繫非常強大,在國內已經是巨大無比的市場了,因此這種態勢會走出世界吧?他們原本就很擅長做生意。
彭博社周二援引知情人士報導,過去一年在中國歷經紛紛擾擾的一年後,鴻海(2317)已經指派蔣集恆(Michael Chiang)出任蘋果iPhone手機組裝業務的新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