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一帶一路的搜尋結果,共1,909筆
雅萬高鐵日夜趕工,這個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印尼的指標,是印尼爭取中資協助基礎建設之鑰,規劃用地約2500公頃,影響百萬家庭。民眾談著改變中的家園,想著不確定的未來。
雅萬高鐵6-3號隧道2年前開挖,西爪哇許多村落的泉水斷流,民眾只能向有私井者買水,每次獲供水一小時;而高鐵工程讓許多河川改道,影響灌溉用水、造成淹水,多年未解。
大陸中國船東協會13日召開蘇伊士運河擱淺事件專題討論,前交通部副部長徐祖遠指出,蘇伊士運河一艘船事故可以切斷全球海運大動脈,對全球貿易造成近百億美元損失,表現世界經濟脆弱性與相關性,凸顯船員身心健康與專業技能重要性,需要提高運輸系統彈性,他建議加大一帶一路建設與運營。
大陸海關總署13日發布第1季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47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29.2%,外貿復甦強勁。其中,出口4.61兆元,年增38.7%;進口3.86兆元,年增19.3%;貿易順差7592.9億元,擴大690.6%。展望第2季,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總的來看,今年以來外貿運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積極因素繼續增多。
信義區松隆路第一排、松山車站廣場建築開發案「信松廣場」,開案以來,明確的「信義區門牌都會寓所」定位,讓住宅層銷售勢如破竹,熱銷亮眼佳績消息頻傳,該案複合開發的Office商辦產品,趁勝開盤,瞄準當前新創、電商、微辦、國際商貿趨勢,旋即吸引置產族進場。
美中兩國各自領導的聯盟在3月間逐漸成形後,已各自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推動,在一帶一路、全球多邊組織與軍事領域展開大戰略的競爭。
日本首相菅義偉將於下周訪美,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據《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報導,兩人尋求擴大國外基礎建設合作,擬推出印太版「一帶一路」計畫,以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美中兩國各自領導的聯盟在3月間逐漸成形後,已各自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推動,在一帶一路、全球多邊組織與軍事領域展開大戰略的競爭。
後疫情時代本該因疫情使國家間合作關係更為緊密,全球秩序逐步朝兩極體系轉變。如今美國總統拜登強調要建立民主國家的一帶一路對抗大陸,挑起民主與威權國家間的意識對抗,而民主國家一帶一路就是拜登的基建計畫。
日本首相菅義偉下周訪美,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美日首腦會談。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兩人尋求擴大國外基建合作計劃,將推出印太版「一帶一路」計劃,以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為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日經亞洲報導,日本與美國擬推出印太版「一帶一路」計畫,透過制定指導原則,支持印太及以外地區在高品質基礎建設上的發展。
菲國眾議院外交政策前顧問海理查(Richard Javad Heydarian),5日投書「半島電視台」。文中指出,由於對中國大陸疫苗有效性、產能、潛在政治代價的質疑,結合俄國疫苗積極與陸競爭、美國等西方國家迎頭趕上,北京疫苗前進東南亞不但頻頻受阻並延期,疫苗外交恐怕沒有北京期待的那麼成功。
為將17個中歐、巴爾幹與波羅的海國家匯集在一起,中國大陸於2012年成立17+1機制,以深化彼此相互投資與貿易。不過,今年2月峰會卻僅有6國派遣部長級官員與會,創下歷年來參與層級最低的紀錄;立陶宛政府日前又向國會提案,派遣商務代表進駐台灣,更預計2021年成立在台代表處。《德國之聲》專欄作家埃格特(Konstantin Eggert)分析,跨大西洋團結起來、放棄北京援助,不但讓人懷疑17+1機制是否能延續下去,立陶宛拒絕北京、擁抱台灣更是精密計算的結果。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特聘研究員畢內戴克(Hans Binnendijk)警告,中國大陸持續崛起,吸引美國的大部分注意力,恐讓歐洲國家獨力因應強大的俄羅斯威脅;且雙方對抗產生的餘波,更會對歐洲,甚至全球造成重大影響。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記者史密斯(Alexander Smith)日前發表專文分析,文中指出隨著俄國在南美洲、中國大陸在非洲積極拓展疫苗外交,北京與莫斯科利用外銷或捐贈疫苗已扭轉其國際關係,更在全球範圍擴大影響力;相較之下,美國與民主國家不但缺席這場國際賽事,更因國民優先政策而將大部分疫苗留於國內,造成其他國家的不滿。美國與其盟友在疫苗外交戰事中,可謂未戰而先遭陸俄蹂躪。
美國與德國研究機構日前發布分析報告,指出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借款計畫包含不尋常條款,將會破壞發展中國家的重新談判能力,甚至影響到這些國家的經濟、外交政策。
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印尼5國外長接力訪問中國,應邀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晤。韓國外長鄭義溶此行訪華,不外乎聚焦朝鮮半島等議題,以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韓行程;而馬來西亞等4國外長,預料將圍繞RCEP、一帶一路等疫後經濟合作,與南海等主題。而王毅3月31日與星國外長維文會談中,除觸及RCEP,也強調中方支持以「東協方式」,不干涉內政解決緬甸局勢。
2021年博鰲亞洲論壇4月18日至21日即將在海南博鰲登場,主辦方昨日上午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博鰲亞洲論壇祕書長李保東指出,今年適逢博鰲20周年,中國領導人將會出席大會開幕式,與各國政要及企業代表互動外,也會參加中美企業家座談等有關活動,與美方對話。
北京和受美國制裁的石油大國伊朗簽下25年合作協議,為美國和盟友在中東增添了新戰略箝制器。而其中必須負最大責任的,就是美國前總統川普,但如今拜登政府卻必須想辦法收拾。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與英國首相強森通話時建議,民主國家應有一套基礎建設計畫,來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