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味書屋的搜尋結果,共02筆
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浙江歸安陸心源的「皕宋樓」,其子孫欲出售先人所遺典籍。因清廷及商務印書館均無力收購,以致於1907年為日本財閥岩崎氏蒐購東去,成為靜嘉堂藏書的重要館藏。而此種私人藏書無力執守的現象,於清末民初極為普遍。
中文「圖書館」一詞,謂者多稱源自日本的「書館」一詞。但日本早期亦無此名稱,而是將存書之處所稱為「文庫」。故該詞未必不是日本受西學東漸影響後的新名詞。「圖書館」一詞見於中國報刊始於1896年9月27日由梁啟超等人創辦的上海《時務報》lt;古巴島述略>一文中。故多認為該名詞係由梁啟超自日本引進中國。梁氏以降最先使用「圖書館」一詞者為張元濟。他於1897年2月與友人於北京合作籌辦「通藝學堂」,率先於通藝學堂內設置包括圖書館、閱報房等設施,並在《通藝學堂章程》下附《讀書規約》及《圖書館章程》。這是我國第一個「圖書館章程」,該《章程》在晚清西方圖書館觀念的傳播上具重要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