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峽博物館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前總統馬英九3日從湖南長沙搭機飛抵重慶市,傍晚會見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時,馬英九回憶幼時父母向他說的床邊故事,不是羅賓漢或白雪公主,而是滿清末年國父革命,還有抗日英雄包括高志航等人的故事,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影響很大,因此這次要帶台灣的年輕人參觀重慶抗戰博物館,探尋兩岸共同的記憶。
前總統馬英九赴大陸參訪,3日在重慶三峽博物館欣賞文物時,不自主地伸頭往前探,卻意外撞擊展覽櫃玻璃,當下發出「碰」一大聲,嚇壞導覽的美女解說員。不過馬英九隨即強調自己沒有大礙,並笑著說自己「想看清楚一點」,現場傳出笑聲,也化解緊張的氣氛。
十一連假,沒按耐住想旅遊的心,往年都能一次走訪2-3個城市,今年各種原因,精挑細選了重慶,為的就是回想起到陌生環境那種探險,刺激及新鮮感,定了機票就往最容易讓人迷路及迷失的城市:重慶,出發了。
「長江三峽的文物保護,『前三峽』時代已經結束,『後三峽』時代才剛開啟,長江的文化遺產已進入到全新的時期。」三峽博物館榮譽館長王川平深知,三峽文物的厚實與豐富,但也明白最大的遺憾在「時間不夠」。
「長江三峽的文物保護,『前三峽』時代已經結束,『後三峽』時代才剛開啟,長江的文化遺產已進入到全新的時期。」三峽博物館榮譽館長王川平深知,三峽文物的厚實與豐富,但也明白最大的遺憾在「時間不夠」。
從銅鏡誕生之日算起,已有四千年光陰了。8月中旬,《光影可鑒──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銅鏡展》在三峽博物館拉開大幕,在為期近兩月的展覽期間,170餘面歷朝歷代的銅鏡,將首次齊聚在展廳內,免費供市民參觀。
8月底,一場彙聚三峽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和考古成就的展覽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拉開大幕,400餘件珍貴文物,首次彙聚一堂,共同展示三峽古人們的生活百態。
7年前,5函珍貴的貝葉經從香港來到重慶,藏入剛剛建成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中。與它同時入藏的,還包括著名專家季羨林親手寫下的一篇鑒定文字。7年間,這套貝葉經低調地住在博物館庫房之中,從未展露在世人面前。近日,受三峽博物館邀請,《重慶晨報》記者有幸在博物館內目睹了這部珍貴經書的全貌,而它深藏的故事,也在專家們的口中一一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