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方支付牌照的搜尋結果,共14筆
支付寶和微信迎來新對手。據了解,華為在2021年3月完成對深圳市訊聯智付網路公司的併購,並藉此拿下第三方支付的牌照之後,近日「華為支付」已嘗試應用在今年華為開發者大會2021年的門票銷售上,但由於「華為錢包」的設置實際上還沒有「華為支付」這一選項,因此此次門票銷售的操作被視為華為的試水溫之作。
支付寶和微信迎來新對手。據了解,華為在2021年3 月完成對深圳市訊聯智付網路有限公司的併購,並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之後,近日華為支付已經開始出現試水溫跡象。
中國電訊設備製造龍頭華為已透過收購訊聯智付100%股權,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這項消息證實今年2月的市場傳言,當時有媒體稱華為準備正式進軍行動支付市場。
大陸資通訊設備商華為正式進軍行動支付市場。公開資料顯示,行動支付商訊聯智付25日發生工商變更,上海沃芮歐從股東中退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為訊聯智付唯一股東,順利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大陸資通訊設備商華為正式進軍行動支付市場。公開資料顯示,近日訊聯智付發生工商變更,上海沃芮歐從股東中退出,新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為股東,持股比例100%,華為順利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市場分析指出,微信支付、支付寶兩大巨頭將遭遇新競爭對手。
螞蟻集團暫停上市後,事情還沒完,近日,大陸主管機關兵分兩路調查、約談阿里和螞蟻兩大集團。兩大集團的創辦人及掌門人馬雲再次受到輿論關注。
去年下半年以來,大陸A股IPO市場審核常態化,讓第三方支付行業公司在2017年嘗試在A股IPO,希望利用資本市場加速發展,衝刺行業的A股元年。值得留意的是,A股上市公司已是大陸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最大持有群體之一,而眾多上市公司仍在買入支付牌照。
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發佈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寶香港公司名列首批支付牌照之列。未來支付寶不僅能繼續服務香港商家,還能為香港使用者提供電子錢包、商家優惠等移動生活服務,進一步打開了支付寶在香港的發展空間。
TechWeb新聞25日報導,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公布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寶香港公司成為首批獲准支付牌照的業者。這意味著,支付寶不僅能繼續服務香港商家,還能為香港使用者提供電子錢包、商家優惠等移動生活服務,進一步打開支付寶在香港的發展空間。
小米要搶第三方支付牌照,外傳將以6億人民幣(約合30億台幣)收購內蒙古第三方支付公司捷付睿通的牌照。小米官方至今未證實此消息,不過有小米員工指出,此事確實有譜,一切只待人行批准。
中國人行傳出將收緊第三方支付牌照政策,目前北上廣深浙等地已暫停發放,下周或有具體政策出台。大陸業內人士透露,可能是受到上海暢購等公司出事,導致主管機關收緊牌照發放,市場認為若收緊政策確定,併購將成為支付業者搶攻市場的主要方式,料掀起一波併購潮。
上海政府日前宣布,將於外灘啟動金融創新試驗區,而眾所矚目的標竿性企業「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可能是首批進駐的金融創新企業之一。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近日新批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包括新浪旗下的「新浪支付」、百度旗下的「百付寶」及廈門廈商電子商務公司在內,共有27家公司獲牌。
大陸網購第三方支付選擇變多了!陸媒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近期又核發26張支付牌照,其中屬互聯網支付就有6家,為網購市場更添新軍。據累計,目前央行共發放223張支付機構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