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三次金改的搜尋結果,共23

  • 中時社論》賴清德「三次金改」貪腐真相敗露

    中時社論》賴清德「三次金改」貪腐真相敗露

    賴清德於2018年行政院長任內推出「三次金改」,號稱是歷任政府「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次」金融改革,決將台灣打造為前瞻、具競爭性的金融市場。5年後,台灣金融服務業競爭力未見提升,「三次金改」派任的合庫資產管理公司董座蔡見興,卻被爆出親人「寄生合庫」,且濫權修改內規肆意放款,因而黯然下台。「二次金改」讓陳水扁入獄,「三次金改」是否會讓賴清德跌跤?民進黨創黨以清廉自詡,幫派性格卻注定無法與貪腐切割。

  • 漲不漲金紙錢三界公說了算 主委擲出立筊指示「凍漲」

    漲不漲金紙錢三界公說了算 主委擲出立筊指示「凍漲」

    彰化縣埔心鄉埤腳村三界宮,因為廟中事務費用捉襟見肘,因此廟方人員擲筊請示三界公,希望能將每分100元的金紙錢,調漲成200元,沒想到三次都蓋筊,表示三界公不同意漲價,後來廟方人員改問是否不調漲,沒想到竟擲出立筊,讓廟方人員嘖嘖稱奇,副主委游志勇表示,三界公不希望增加信眾負擔,維持每份百元,目前立筊仍在廟中,也歡迎大家到廟裡觀看,祈求平安。

  • 顧立雄:這不是第三次金改

    顧立雄:這不是第三次金改

     金管會推動金金併,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5日強調「並沒有第三次金改的概念」,因為政策只是提供合意與非合意併購的友善環境,由業者自行依市場機制去評估是否要啟動整併,因此沒有二次金改的「限時」、「限量」,且因不涉及公股,也沒有「公民併」的問題。

  • 沒三次金改 顧立雄 不推公公公民併

    沒三次金改 顧立雄 不推公公公民併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12)日公開表示,沒有所謂第三次金融改革,只是要落實公司治理,讓金融業成為公司治理的「模範生」;他不會去鼓勵金融整併,即不會去推公公併、公民併,但若有自發性民民併,則樂觀其成,會建構友善環境來促成合併案。

  •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重申:沒有第三次金改!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重申:沒有第三次金改!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日舉辦首場上任記者會,對於日前有媒體報導他要重啟三次金改,他強調,「沒有第三次金改」,當時是在強調「公司治理」是首要政策目標,說金改是「誤解」,他還明確指出,未來金管會不會主動推動金融整併,包括公公併、公民併都不會去推動,至於民民併「不是由金管會推動」,但金管會會建構友善環境來促成。

  • 公股銀行更需三次金改

     最近金管會新任主委顧立雄準備推動所謂的「三次金改」,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新主委一上任就知道自己的目標任務是推動第三次金融改革,憂的是三次金改成效是否會像扁政府時代的二次金改只做一半,或像馬政府時代半調子的「公公併」金改一樣草草收場?

  • 黃達業》公股銀行更需三次金改

    最近金管會新任主委顧立雄準備推動所謂的「三次金改」,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新主委一上任就知道自己的目標任務是推動第三次金融改革,憂的是三次金改成效是否會像扁政府時代的二次金改只做一半,或像馬政府時代半調子的「公公併」金改一樣草草收場?

  • 夜問打權》新內閣唯一總統欽點 顧立雄啟動第三次金改?

    夜問打權》新內閣唯一總統欽點 顧立雄啟動第三次金改?

    施政朝「金」來?稅改、第三次金改,財政無完膚阿扁貪污案上演續集?三度掏空台灣剩空殼?東廠拿權又拿錢!顧立雄砍完國民黨換銀行!蔡英文新內閣唯一欽點顧立雄!啟動第三次金改!難道是陰謀論?難怪上任先廢特偵組!

  • 去家族化 金融圈掀寒蟬效應

    去家族化 金融圈掀寒蟬效應

     準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端出四大就任後的工作重點,「去家族化」最受各方關注。金融圈認為,這四個字「可大可小」,怎麼樣的涉入才叫家族化,到底是誰說了算,但不管怎樣,顧大主委「這下馬威很到位」,將在金融圈掀起寒蟬效應。

  •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不急於推三次金改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不急於推三次金改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上午表示,國人擔心台股裡的外資撤出,傷害台灣經濟的成長動能,事實上,台灣每年新增1.5兆元儲蓄部位,每年獲利超過5千億元,保險公司拿到海外投資的資金高達10兆元,台灣金融產業「沒有問題」,而是要能結合國家政策,發揮資金效果,適當運用在經濟長期發展,他的施政重點會是鼓勵各銀行做出自己的特色及利基,「現在不急於做三次金改」。

  • 莫忘來時路/10月20日-金改黑影不散

    莫忘來時路/10月20日-金改黑影不散

     2004年10月20日,陳水扁總統宣示「限時限量」完成金融機構整併,即一般所稱的「二次金改」。放眼全球,沒有一個國家會作出金融機構整併要「限時限量」的政策指示,如同發行紀念幣,「限時限量」就會奇貨可居,就會有人想走後門,果不其然,二次金改不僅一場空,衍生的弊端更重創台灣金融業。

  • 莫忘來時路/8月12日-二次金改史上最黑

    莫忘來時路/8月12日-二次金改史上最黑

     2002年8月12日,國泰金控與世華商銀雙方董事會同意並宣布合併,合併後總資產達2兆元,成為台灣最大金控集團。

  • 銀行公公併打亞洲盃 要很拼

     在行政院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導下,「公公併」成為金融機構打亞洲盃的必要因素之一,但打「亞洲盃」主要看的是資產規模及獲利能力,若僅靠「公公併」,難度不低。

  • 公股銀行公公併 首重範疇經濟

     政府有意推動區域銀行,市場並傳出由兆豐金控帶頭「公公併」,銀行業者認為,若能達到「範疇經濟」,公公併也能為國內金融業帶來新氣象。

  • 併購疑慮未清 3次金改難杜眾口

    併購疑慮未清 3次金改難杜眾口

     總統馬英九日前拋出三次金改風向球,政府有再度揮軍「金改」的可能。只是從金管會對台新金併彰銀案祭出種種阻撓手段,再對照富邦金併台北銀行所引發「以小吃大」的種種疑慮,迄今仍是懸案一樁,富邦金併台北銀難給社會交代,馬政府啟動三次金改,恐難杜社會悠悠之口,甚至還會重創馬政府的清廉形象。

  • 政策須有延續性 股權整併 添競爭力

    政策須有延續性 股權整併 添競爭力

     黃日燦(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一次金改是針對壞帳及資本適足率的改革,也就是體質的改革。在早期,金融業異業分散、股權分散、業務不能整合,經過這次改革,改善體質、資本適足率也超過8%,但業務卻未能整合,整合才能提高競爭力。

  • 三次金改、四大建議 鬆綁整併

    三次金改、四大建議 鬆綁整併

     黃達業(台灣大學金融中心主任/財經立法促進院院長):台灣的金融改革,源自「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於民國91年7月成立「金融改革方案」,又稱「二五八金融改革方案」,揭櫫兩大目標:一、兩年內將金融機構逾放比降到5%以下,二、銀行資本適足率提高到8%以上。結果在政府強力監督打消呆帳下,92年底逾放比就由8.04%降至4.33%,93年底更降至3.31%,且92年資本適足率就達到10.07%,高於國際標準的8%。雖然全民付出4,000億買單壞帳的代價,但一次金改的目標總算達成。

  • 加速三次金融改革 產學獻策

    加速三次金融改革 產學獻策

     編者按:兩岸金融交流日益密切,兩岸銀行間的併購參股,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然而,國內銀行界卻因兩岸銀行業差距愈來愈小而逐步面臨經營困境。昨日財經立法促進院與台灣大學金融中心聯合舉辦一場「馬總統就職週年」座談會,產學界一起探討馬政府的金改前途。

  • 駱錦明:金融整併 財金部會樂見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日出席「工商早餐會」致詞時坦言,台灣經濟景氣很「悶」,許多困境都無法突破;另外被外界定調為「三次金改」的主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會後表示,財金部會對金融整併的態度已經轉為「樂觀其成」。

  • 工商早餐會 提5大建言

     工商協進會今天向行政院提出5項建言,雖未立即獲得具體回應,不過理事長駱錦明肯定執政團隊的溝通力,後續就要再觀察行政院的執行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