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達企業的搜尋結果,共292筆
根據2021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發布的《Net-Zero Challenge:The Supply Chain Opportunity》報告指出,企業營運中70%~90%的碳排放來自於範疇三(Scope 3),故企業需透過多方溝通議合,始能夠有效降低排放量以達成淨零目標。
「天下2000大企業調查」結果出爐,信義房屋連續29年在房屋仲介類拿到第一名,並與其他致力永續的台積電、台達電、玉山金等製造業、金融業指標企業一同入選,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表示,以「企業倫理」價值觀為本,不斷創新,提升組織韌性,更讓同仁客戶不只有好工作與好交易,更擁有永續好生活。
台灣健康運動聯盟再出擊,從影響國家生存地位的科技人出發,今日舉行總獎金150萬元的「健康達人挑戰賽(CBHS-Challenge to Be a Health Smart)」誓師記者會,比賽從5月1日開始,國科會轄下的3個科學園區管理局均熱烈響應支持與組隊參加,期待藉由為期3個月,養成每天走7000步、每月各12天的規律運動與生理量測開始,達到「運動健康科技人,永續發展護國群山」的目標,並且在科技圈與全國引爆運動新趨勢。
新光金控子公司新光銀行於北中南三地舉辦策略分享年會,由總經理李正國親率高階主管以「齊心協力,合作共贏」為會議主軸,說明未來三年發展策略,從第一線的分行到總行的後勤支援,結合有溫度的臨櫃服務及數位金融的便利,貼近客戶、為客著想。
在美國加強半導體領域對中限制的背景下,中國正在加速完善半導體製造設備和材料等供應鏈。中國製造設備的營業收入增至5年前的6倍,中國半導體大型企業的國產採用率被認為已達到約3成。大型製造設備和材料企業獲得中國政府支援,正在推進合計約500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的投資,合作對抗美國。
台灣有152萬家企業,中小企業約占97.65%,其中絕大多數為家族企業,是台灣經濟奇蹟的無名英雄。隨著這些企業主們年齡漸長,如何讓家族企業或資產順利接班及傳承,並讓這些企業能永續經營,是急迫且重要的國安議題。
2050年淨零碳排為全球共識,英業達善盡身為地球一份子的責任,積極推動「綠能環保」、「智慧製造」、「5G行動通訊」及「數位轉型」等ESG策略,進行各項環境保護專案,落實節能減碳,友善環境,讓客戶、供應商與英業達達到共享三贏的局面。
疫情趨緩後,已經確立數位、淨零雙轉型是當前國內各產業最為重要的議題,這兩項轉型的推進程度將具體影響到未來數年台灣的發展,甚至是中長期國際競爭力,因為全球多數國家也都正積極推動這兩項轉型。未來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重點,將逐漸轉向產業智慧化營運程度及綠色出口競爭力,還有產業轉型的速度。
新的一年、新的季度,相信許多公司也正亟需新的戰力。不過在公司挑選求職者的同時,求職者也一樣在挑選著公司,因此想要招募到好的人才,除了吸引人的公司文化和職缺內容外,「企業福利」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更是大部分找工作的人會特別留意的關鍵條件之一。
企業打造數位韌性,維持營運不中斷,「多雲備援,分散風險」的策略至關重要。為助攻企業在兼顧多雲布局下,達到雲端成本優化,伊雲谷(6689)提出三大多雲策略建議,協助企業在最適成本及最高效率下,實現多雲布局,強化企業競爭力。
儘管經濟衰退疑雲仍在,美企買回庫藏股的力道並未縮手,台股近期來看,也不少公司在數個月內實施庫藏股,成為盤面上衝鋒的焦點,讓公司股價更有底氣。
台銀房貸業務,將可望在金兔年破兆!台銀董座呂桔誠30日對於台銀的房貸業務最新概況指出,台銀房貸在六年前房貸只有3,800億元,但截至去年底已有9,989億元,總規模快破兆元,其中只有1,000多億是裝修貸款,其他全都是房貸,2022年淨增加約600億元,新承作房貸則在2022年共承作2,030億元。
佳世達在去年底盛大舉行供應商大會,不同於過往,此次聚焦在「齊力減碳」,並且宣布正式加入RE100,成為全台灣第一家加入RE100的電腦周邊科技集團,承諾204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
和潤企業公益行動腳步不停歇,持續在全台播下公益種子,今年攜手急需太陽能、關係到用路安全的新竹天主教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該基金會園區13座路燈年久失修,影響身心障礙者、基金會員工夜間用路安全。在去年年底走訪園區現勘,了解迫切需求後,和潤企業立即啟動第一波「綠能公益行動計畫」。
和潤企業(6592)公益行動腳步不停歇,持續在全台播下公益種子!今年攜手急需太陽能、關係到用路安全之「新竹天主教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該基金會園區13座路燈年久失修,影響身心障礙者、基金會員工夜間用路安全。和潤企業在去年年底走訪該園區現勘了解其迫切需求後,便立即啟動第一波「綠能公益行動計畫」,3日特於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行「希望之光」園區太陽能路燈完工儀式,邀請華光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徐森義神父、執行長李素貞修女、和潤企業董事長劉源森、副總經理廖文忠共同見證。除了太陽能路燈之外,為營造更友善無障礙環境,讓必須使用輪椅代步的身心障礙者不需大動作移位即可測得體重,本次還特別捐贈兩台多功能輪椅秤。
2022年對全球資本市場來說是動盪的一年,大陸A股也不例外,滬指全年下挫15.13%,深指更跌去25.86%,全年上市新股年減12.58%。不過,2022年A股IPO募資額達到人民幣(下同)5,86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也是2019年A股實施註冊制以來募資額最高的一年。
因近兩年新冠疫情加上烏俄戰爭影響下,造成晶片缺、物料缺及航運缺,物價通膨漲很大,但深耕超光波電位治療器多年的圓方達企業,秉持回饋鄉親的精神,不惜成本,堅持高成本、溫熱功能。
臺灣企銀長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落實「融資及輔導」精神,20日獲金管會頒發「本國銀行加強辦理中小企業放款方案(A組)優等銀行」與「本國銀行辦理新創重點產業放款方案(A組)甲等銀行」及「熱心參與走入校園與社區金融知識宣導活動」三大優良銀行獎項,臺企銀深耕企業金融服務表現深獲主管機關肯定。
(臺灣企銀獲金管會三大獎,由總經理張志堅(右)代表出席接受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左)頒獎。圖/臺灣企銀提供) 臺灣企銀長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落實「融資及輔導」精神,20日獲金管會頒發「本國銀行加強辦理中小企業放款方案(A組)優等銀行」與「本國銀行辦理新創重點產業放款方案(A組)甲等銀行」及「熱心參與走入校園與社區金融知識宣導活動」三大優良銀行獎項,臺企銀深耕企業金融服務表現深獲主管機關肯定。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體的支柱,不僅提供多元的就業機會,同時為各地區產值作出重大貢獻。作為最接地氣的公股銀行,臺企銀透過積極傾聽、主動關懷客戶的需求,支持中小企業成長茁壯,並協助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目前臺企銀中小企業客戶已逾7萬戶,且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7,24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00億元,另依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臺企銀對中小企業放款比重已達57%,位居公股行庫之冠。臺企銀響應政府政策,除持續推動「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外,於今年4月起接軌新創重點產業,將資金挹注於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積極協助我國產業成為國際供應鏈的最佳夥伴,截至今年11月底,臺企銀對六大產業放款金額達4,412億元,放款金額前三產業分別為國防戰略(32.39%)、民生戰備(25.51%)及綠電及再生能源(17.80%)。臺企銀積極發揮金融影響力,即時掌握市場資訊,引導中小企業客戶善用政府資源,並引薦客戶參加工研院等輔導機構舉辦的淨零轉型諮詢診斷服務,協助中小企業碳排放估算,同時臺企銀針對碳排報告結果,提供合適的綠色相關專案貸款等投融資規劃,積極幫助企業落實減碳轉型,以實際行動推動綠色永續金融發展。
廣達旗下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表示,雲達5G企業專網在全球已經累積20個成功POC(概念驗證)案例、橫跨八大領域,除了工業製造之外,港口應用也是其中之一,目前以德國、新加坡客戶最為積極,隨著全球大解封、5G企業專網客戶從POC進入商用的進度加速,2023下半年有機會見到雲達投入5G企業專網的努力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