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修的搜尋結果,共1,811筆
國際貨幣基金(IMF)小幅調升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從去年10月預估的成長2.7%上修至2.9%,原因包括需求意外強勁與通膨降溫等。
國際貨幣基金(IMF)1月31日發布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計今年中國經濟成長將升至5.2%,反映出流動性的迅速改善,2024年成長則降至4.5%。今年全球成長預測雖微幅上調至2.9%,但因全球債務困境加劇等,風險仍偏向下行。
國際貨幣基金(IMF)30日小幅調升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從去年10月預估的成長2.7%上修至2.9%,原因包括需求意外強勁與通膨降溫等。儘管IMF預期全球經濟衰退機率大幅下滑,但依然提醒須留意俄烏衝突升級與通膨壓力回升的可能風險。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31日小幅上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數字,主要是美國和歐洲可望出現驚人韌性需求,還有能源成本降低以及北京政府抗疫限制大幅鬆綁後,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可期等。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天公布1月份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2.9%,較去年10月預估的上調0.2個百分點。全球通貨膨脹率預計將從去年的8.8%,降至今年的6.6%。
達爾集團執行長盧克修看好半導體產業可望在第3季起回升,達爾集團二極體德微(3675)上修今年營運展望,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雖然所有人都說2023年不好,第1季應該是全年谷底,第2季起逐漸好轉,第3季起「筆」起直追,希望能夠達成2023年獲利將不低於2022年目標。
港股26日迎接兔年首個交易日,在美股大漲的利多氣氛帶動下,各概念股普遍上揚,恒生指數開高走高,終場大漲522.13點升2.37%,報22,566.78點,創近11個月新高。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大陸進一步開放,陸港股市短線有望延續上漲行情。
匯集了台積電與大立光法說,以及美國2022年12月CPI數據公布等重大多空訊息,1月13日台股開高走低,雖然收盤漲+92.49點,但幾乎收最低的實體中黑K棒,盤中14962高點沒能突破2022/12/1的15152前高點壓力,基於農曆春節在1月17日封關,收假後又面臨1月31日、2月1日的FOMC利率決策會議,觀望的氣氛不因台積電法說會並未釋出利空而消散,反而再一次重現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的「拉積盤」,上櫃指數領先跌破五日均線支撐,中小型股賣壓明顯。
2023年全球伺服器的需求預期將穩定成長,主要是因為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業者持續提升資本支出,以及Intel與AMD陸續發布新款CPU平台,將推升伺服器與交換器升級潮,連接器、散熱/均熱片、交換器、ABF 載板與PCB製造商,將因此受惠。
面對國內產業供應鏈失衡,可能造成未來離岸風電困境,台灣維特斯(Vestas)提出多項建言,包含具投資吸引力的專案規模、更具彈性的產業在地化政策、合理的競標時程及平衡健康的供應商競爭。Purvin認為,離岸風電依然是非常有價格競爭力的綠電,但投標的價格上限是每度電新台幣2.49元,其實難以反應專案的財務現實,建議應該上修或甚至不設上限;如果有更大的專案規模、更合理的投標價格上限、和更靈活的產業在地化,可以為專案提供更多的穩定性,保障未來的台灣綠電供應。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週五表示,美國很可能在1月19日觸及31.4兆美元(近新台幣966.4兆)的法定國債上限,迫使財政部啓動非常規現金管理措施,這些措施很可能在6月初之前實施以防止美債違約。
大陸解封後股市有較大反彈,相較之下汽車類股反彈相對疲弱,主因解封後感染人數暴增衝擊消費力道與年底向來為庫存高峰,導致大陸汽車庫存明顯上升。投信法人表示,大陸車市受疫情影響短期受到壓抑,但拉長時間來看,預期第二季開始移動需求會回溫,下半年對汽車需求可望出現明顯上升。
中國解封後股市有較大反彈,相較之下汽車類股反彈相對疲弱,主因解封後感染人數暴增衝擊消費力道與年底向來為庫存高峰,導致中國汽車庫存明顯上升。凱基未來移動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中國車市受疫情影響短期受到壓抑,但拉長時間來看,預期第二季開始移動需求會回溫,下半年對汽車需求可望出現明顯上升。
在「黑色星期五」購物節與電商特價活動帶動下,澳洲去年11月零售額暴增,顯示儘管利率升高和通膨高漲,澳洲的消費力仍深具韌性。此外,最新公布的通膨數據反彈走高,恐迫使澳洲央行進一步調升利率。
路透社5日指出,由於不包括燃料項目的核心消費者物價仍居高不下,故日本央行可能會在元月調升當地通膨預估值。專家學者認為,若日本內需一直強勁下去,廠商應該都會漲價,未來幾年當地通膨應會站穩央行長期目標值2%。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告,經最終核實,大陸2021年GDP年增率由8.1%上修為8.4%,調幅為2010年以來最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正抬高了大陸2022年GDP增長的比較基數。
中國大陸將進一步放寬防疫,市場樂觀預期大批陸客將重返日本觀光,帶動化妝品製造商資生堂等零售類股大漲,加上高島屋百貨調升全年財測,令日股周二攀抵一周新高。
日本11月景氣似乎好轉,首先是邊境大開加上國內旅遊有補貼金,當地零售銷售已連續9個月成長。同時,失業率下降,可應徵的工作數量還是維持高檔,也沒有減少跡象。
今年全球經濟面臨俄烏戰爭及通膨的威脅,但美國REITs業績仍繳出亮麗成績單,今年獲利達高峰,預估獲利成長率持續上修至新高14.3%,明年獲利成長率估計仍有將近6%持續正成長,目前評價仍在較低的位置,高現金流與穩健性將開始吸引長線資金,投信法人建議第一季前拉回逢低可分批布局,掌握明年漲升行情。
時間進入耶誕假期,外資交投清淡,對亞股也呈現小買小賣,保德信投信指出,除了台股上週遭賣超11.3億美元最多之外,其他亞股市場買賣資金幅度不大,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呈現資金淨流入,其中以印度獲得逾2億美元最高,而印尼、越南、菲律賓則遭資金淨流出,惟金額在0.25億美元至1.45億美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