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半年的搜尋結果,共10,460筆
IC缺料緩解帶動產品出貨回溫,連騰(6818)上半年營運轉虧為盈,展望下半年公司預期,受惠網通產品需求不淡,加上拓展新應用也逐步展現成果下,正面看待後續營運。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台灣稱資誠)18日公布2022年上半年大陸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TMT)企業首次公開募股(IPO)資料。研究顯示,2022年上半年,大陸TMT企業IPO數量為68件,較2021年下半年的74件有所下降,但融資總額回升至約人民幣(下同)1,604億元。普華永道中國媒體行業主管合夥人蔡智鋒表示,2022年上半年,有44%和28%的大陸TMT企業,分別選擇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
吉利汽車18日中午公布2022上半年財報,期間收入成長29%近人民幣(下同)581.84億元,但淨利衰退35%至15.52億元。銷量方面,吉利汽車期間合計售出汽車61.38萬輛,衰退3%。當中大陸銷售衰退9%至52.62萬輛,但出口市場成長64%至8.76萬輛。此外,期間吉利汽車售出10.97萬輛新能源汽車,年增近四倍。港股吉利汽車18日股價低迷,中午一度跌逾4.6%,收盤跌3.11%報港幣16.82元。
近期台股逐步走穩,加權指數自7月中旬低點已回升10%,本周公布的上市櫃公司上半年財報,半導體仍為主要的獲利成長產業,帶動晶圓製造相關指數正向表現。證交所表示,可留意兆豐特選台灣晶圓製造(00913)ETF。
茂訊電腦(3213)18日法說會,對強固型電腦業務營運能見度及國內筆電通路業務釋出正向看法。惟因受部分IC元件及電池、電芯等料件仍有短缺影響,遞延訂單需求在下半年仍難滿足。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近期發布科技產業園區(原加工出口區)今年上半年營運統計,數據顯示,受惠於半導體封測及出口持續成長帶動,園區各項營運指標仍全面走揚,其中公司數、營業額、出口額、進口額等項目皆創歷史新高,其中營業額更創下連續24個月正成長,達新臺幣(下同)2,555.6億元、半年首度突破2,500億元,全年上看5,000億元,貿易額年增率也高達約30%,繳出園區史上最強上半年營運績效。
陸房地產開發巨頭碧桂園18日早發盈利警告,預計2022上半年度核心淨利潤介於人民幣(下同)45億~50億元區間;股東應占淨利潤介於2億~10億區間,較去年同期下跌93.33%~98.67%。
全球經濟衰退憂慮和通膨升溫重創股市與債市,全球規模最大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上半年慘虧1,740億美元(約新台幣5.2兆元),整體投資報酬率為負14.4%,創下該基金創立26年來最大半年度虧幅紀錄。
中興電工第二季EPS達1.23元;上半年EPS攀升至2.43元,前七月合併營收106.12億元,全面改寫同期新高。中興電18日下午將參加永豐金證券主辦法說會,說明上半年財報及未來營運展望。
受到上海工廠因疫情暫時停工,以及晶片和料件缺乏等因素的衝擊,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全球交車數據罕見的有所下滑,但並不影響旗下電動車持續稱霸美國市場。以豪華車豪市場的銷售狀況來看,特斯拉 2022 上半年仍在美國穩居冠軍寶座。
港交所17日中午公布,上半年營收年減18%至89.37億港幣,淨利年減27%至48.36億港幣。港交所上半年業績遜於市場預期,主因是外部投資組合虧損5.11億港幣,該所將於下半年贖回其中20億港幣投資,以減少盈利波動。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指出,全球經濟下滑等因素,將會繼續拖累港股交易量,但港交所不會因為短期市況而改變發展策略,將會繼續聚焦長遠發展,看好未來五年至十年前景。
全球股市今年以來動盪不安,考試院會今天聽取銓敘部報告,公教人員公保準備金今年度截至6月底為止,累計投資收益為-485.69億元,虧損了14.03%,考試院長黃榮村認為,今年以來的績效並不理想,要求台銀靈活調整投資策略,以維護被保險人權益。
彩晶(6116)舉行法說會,產品技術暨製造中心副總吳許合表示,下半年面板產業仍下行,彩晶只有一座廠,產品和客戶分散,受到衝擊比較少,今年下半年將維持90~95%稼動率。
上海上半年因封城重創經濟表現,甚至GDP首度被北京超車。為加速挽回頹勢,上海市政府17日宣布砸下人民幣(下同)10億元發放三批消費券,且不限上海市民,只要人在上海的消費者都可參與,最快從8月20日起開放預約。
IC缺料緩解帶動產品出貨回溫,連騰(6818)上半年營運轉虧為盈,展望下半年公司預期,受惠網通產品需求不淡,加上拓展新應用也逐步展現成果下,正面看待後續營運。
疫情帶動寬頻上網申裝熱潮,台數科(6464)上半年寬頻上網用戶數年增30%,目前整體寬頻上網用戶數約21萬,滲透率近5成,預期全年將超過5成。
中鼎(9933)17日舉行法說,總經理陳裕仁指出,因在建工程3,164億元帶動下,今年前七月營收達52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預期今年營運可望逐季成長。
在振興獎勵政策支持下,大陸新能源車銷售加速,其中純電動車在7月倍增至48萬輛,大陸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乘聯會)上調全年電動車銷售預估至600萬輛,年增1倍,切入對岸電動車供應鏈的汽車零件業者,業績受惠看多。
桓達上半年獲利、前七月營收,雙雙改寫同期新高。桓達16日法說會宣布,目前在手訂單能見度從疫情前1~1.5個月延長至2個多月,今年營收及獲利成長可期。法人也預估,桓達今年營收、獲利挑戰歷史新高,17日下跌0.1元而以91.0元開出,目前股價呈現躺平未動狀態。
全球經濟衰退憂慮和通膨升溫重創股市與債市,全球規模最大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上半年慘虧1,740億美元,整體投資報酬率為負14.4%,創下該基金創立26年來最大半年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