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市券商的搜尋結果,共226筆
拜登政府10月公布最新晶片禁令再收緊,艾司摩爾(ASML)自2024年元月起,將有三款DUV禁止出貨給中國,此舉反而刺激大陸成熟製程設備加速國產化。陸半導體界先前傳出,上海微電子預計在今(2023)年底將交付首台國產28奈米浸潤式光刻機(曝光機、微影設備),如今又有消息稱,被視為國產光刻機第一股的上海微電子計畫在A股掛牌,但輔導其上市的券商透露,目前仍存在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案,看來上市進度不如預期。
美國周五公布非農就業資料,顯示勞動力市場已經降溫,市場並消化了更多的降息預期。人民幣周一回神轉強。恆指盤中一度衝破萬八點大關。
美國PPI較預期的更火熱,聯準會公布會議紀要,顯示看法分歧,美債息下滑,美股隔夜收高。此外中東的以巴衝突降溫,以及油價連續第二天回落,有助市場情緒。恆指周四高開2.04%或365點,一舉突破萬八點。
根據《財訊》報導,中國證監會自3月31日起,要求在中國境內營運的內外資企業,在境外上市和增資時,必須準時向中國證監會報備,被形容為資本市場的「長臂管轄」,搞得台商和券商一個頭兩個大。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3日公布,擬自10月起進一步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從現行16%調降至平均接近13%。市場分析,此舉形同對券商業定向降準,預計可向市場釋放人民幣(下同)300億~400億元資金,消息激勵相關類股4日上漲。
線上券商羅賓漢(Robinhood)上季(4至6月)繳出淨利2,500萬美元,為上市以來首見獲利。華爾街原先預期,羅賓漢上季虧損1,900萬美元,實際結果超乎預期,但上季用戶量下滑拖累公司股價3日開盤跳空大跌逾5%。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全國律師聯合會大陸事務委員會委員周天泰律師表示,針對現在備案內容來看,中國證監會要求發行公司備案的內容,都還是一般實務上,公司上市監管機構會審查的項目,如公司組織架構、股權、高階經營層、業務項目、財務穩健等。周天泰提醒,日後在大陸境內有主要經營活動的台商,如果要在大陸境外辦理公開發行等籌資活動,以及在台灣協助作業的台灣券商,都可能因為《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的規定,產生向證監會辦理備案的當地法令遵循義務。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在今年2月發布《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並於3月31日起施行。博泰明安專業法商服務表示,該辦法公布後,將對3大類公司有影響:一、爭取在A股上市。二、在大陸地區其他交易板塊掛牌(如美股或港股)。三、利用KY公司模式辦理回台上市。全國律師聯合會大陸事務委員會委員周天泰律師表示,該項辦法嚴格來看,對於在A股上市的台商比較沒有影響,主要會受影響的是回台上市,或是去香港、美國上市的企業。尤其是,KY公司回台上市,常會被該辦法的第15條和第16條掃到。
A股上市券商廣發證券17日公告,收到大陸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廣發證券在美尚生態於2018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保薦業務中未勤勉盡責,涉嫌違法。受此消息影響,廣發證券18日股價收跌2.59%至人民幣(下同)16.53元。
新光金控旗下元富證券承銷主辦之「長佳智能」、「雲豹能源」以及「建德工業」於3月份進行上市櫃掛牌,顯示元富證券承銷優質服務深獲客戶肯定。尤其「雲豹能源」多元拓展綠能版圖,通過證交所轉創新板上市,備受市場關注,元富證券以專業券商角色擔任造市者,擴大市場參與度並提高流動性,活絡創新板市場。
新光金(2888)旗下元富證券承銷主辦長佳智能(6841)、雲豹能源-創(6869)以及建德工業(6606)於3月進行上市櫃掛牌,尤其「雲豹能源」多元拓展綠能版圖,通過證交所轉創新板上市,備受市場關注,元富證券以專業券商角色擔任造市者,擴大市場參與度並提高流動性,活絡創新板市場。
香港交易所的國際布局正式拓展至北美,21日宣布開設紐約辦事處,並由Roger McAvoy出任領紐約辦事處董事總經理兼北美業務發展主管。港交所透露,下一目標是開辦歐洲辦事處。
香港上市券商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日前指出,科技讓金融業生態不斷轉變,科技掌控全球民眾的生活習慣,並顛覆大眾的生活及消費模式,隨之而來改變投資者的投資習慣和策略,電子化的投資方法是未來不可或缺的趨勢。
元大證券主辦PlayNitride Inc.(錼創科技-KY創,6854),於18日以新台幣105元承銷價於創新板掛牌上市。
受大陸疫情封控、以及俄烏戰爭引燃通膨等多重因素影響,永豐餘上半年稅後純益7.6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76.5%。展望下半年,永豐餘總經理駱秉正15日表示,由於整體的系統性風險未除,公司對於後勢持續保守看待。
受大陸疫情封控、以及俄烏戰爭引燃通膨等多重因素影響,永豐餘(1907)上半年稅後純益7.6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76.5%。展望下半年,永豐餘總經理駱秉正15日表示,由於整體的系統性風險未除,公司對於後勢持續保守看待。
陸媒統計,大陸證監會資料顯示,截至6月12日,2022年以來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對券商和行業從業人員開出的罰單已過百張。從處罰緣由來看,主要涉及券商投行業務、資管業務、經紀業務等。值得關注的是,券商資訊技術問題、場外期權、境外業務等,成為2022年監管的關注重點。
在新股頻現破發(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的陰霾下,2022年以來港股申購新股人氣嚴重不足。據統計,2022年前五個月港股平均每檔新股申購人數不足1萬人,遠遠不及上年同期申購均數的逾25萬人,銳減98%。
今年A股上市新股頻傳首日「破發」(跌破發行價),4月份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16檔新股中,就有13檔破發,首日破發率高達81.25%。破發潮也讓參與跟投的券商倍感壓力,截至4月29日收盤,自2021年8月下旬以來上市的92檔科創板新股中,有高達62%的新股讓跟投的保薦機構產生帳面虧損。
大陸國家藥監局12日最新批准五家廠商的新冠快篩產品上市,13日起可在多家藥局及醫藥電商平台購買。券商預估,快篩產品一年市場規模可望超過人民幣(下同)2,000億元,消息亦帶動相關個股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