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上市條件的搜尋結果,共147

  • 泓德能源 掀創新板綠能浪潮

    泓德能源 掀創新板綠能浪潮

     有「能源界Uber」之稱的泓德能源-創(6873)6日以110元在證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台灣創新板首檔掛牌能源股,將帶起創新板的綠能浪潮,接下來雲豹能源-創(6869)預計14日以98元加入創新板能源股新生力軍。

  • 21家消費品牌排隊上市

    21家消費品牌排隊上市

     新聞提要■2022年以來,32家擁有線下業務的消費品牌公司向陸港股市及美股叩關,僅11家公司成功上市,另21家公司不是招股書反覆失效,就是還在跑流程,反映出消費品牌年遭遇難上市的問題。

  • 優化上市條件 大陸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

    優化上市條件 大陸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

     經過4年試點後,大陸證監會1日發布《關於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前後相關行政許可事項過渡期安排的通知》,從2月1日起,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包含《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上市公司證券發行註冊管理辦法》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將進一步完善註冊制,包含註冊程序、滬深交易所制度統一制度等,並同步改革資本市場如發行承銷與交易制度等。

  • 證交所辦創新板引資座談會

    證交所辦創新板引資座談會

     證交所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及花旗(台灣)銀行合作,20日於台北舉辦「邁向資本市場:台灣創新板-上市主板新選擇」座談會,期藉由創新公司踴躍登板,讓創新板成為一個具有特色價值的上市新聚落,打造亞太地區科技創新的上市主板新品牌。

  • 證交所偕勤業眾信、花旗銀 辦創新板上市座談會

    證交所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及花旗(台灣)銀行合作,20日於台北舉辦「邁向資本市場:台灣創新板-上市主板新選擇」座談會,邀請數十家海內外有意申請評估創新板上市企業代表出席,多家企業皆展現對資本市場的高度興趣。

  • 《科技》東交所批准 Appier轉板Prime

    Appier Group, Inc獲得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批准,將公司上市市場從Growth市場板塊變更為Prime市場板塊(原東證一部),預計2022年12月15日正式生效。

  • 砸5億人民幣併購 奈雪的茶股價噴發

     大陸茶飲品牌奈雪的茶5日港股盤後公告,擬投資人民幣(下同)5.25億元收購同業樂樂茶43.64%股份,這是2022年大陸茶飲領域金額最大交易。交易完成後,奈雪的茶將成為樂樂茶第一大股東。受此激勵,奈雪的茶6日港股盤中一度大漲17.9%。

  • 滬深交易所:高度關注涉核酸檢測企業上市申請

    滬深交易所:高度關注涉核酸檢測企業上市申請

    近日有大陸自媒體報導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情況,關注業務和收入涉及核酸檢測。上交所在答記者問回應表示,注意到有關報導,高度關注涉核酸檢測企業的上市申請,堅持從嚴審核,尤其是企業的科創屬性和可持續經營能力;深交所方面也表示將高度關注,針對達科為等涉核酸企業申請,將堅守創業板定位,嚴把市場准入關,審慎推進相關企業發行上市工作。

  • 投控之被投資公司 上市條件鬆綁

     證交所15日董事會通過,將修改相關法規,未來投控之被投資公司申請上市,母公司對子公司持股比率由要降到7成期限,將由「申請前」放寬到「上市前」即可;另創投公司申請上市對於新興產業投資應維持一定比率,若因投資價值提升(股價漲)而造成投資比率下降,可從寬認定。

  • 投控之被控股公司及創投公司 上市條件大鬆綁

    目前有21家投控上市公司,其中有5家投控之被投資公司上市(合計有華紙等8家),未來上市投控公司之被投資公司上市,持股要降到七成以下之規定,證交所今(15)日董事會通過,將修改相關法規,未來投控之被投資公司申請上市,母公司對子公司持股比率由要降到七成,將由「申請前」放寬到「上市前」即可。

  • 《證交所》證交所創新板上市市值鬆綁至10億元 轉板年限縮至1年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落實扶植新創企業發展,打造出更適合腦力密集、輕資產新創企業的籌資環境,調降「創新板」上市市值標準,第一類上市市值將從15億元降為10億元,營收條件現行最近四季財報合計不低於1.5億元門檻,調整為1億元,第二類生醫類市值門檻由30億元,同步調降為20億元,第三類市值維持40億元不變,申請轉板年限由上市掛牌日起屆滿2年縮短為1年。

  • 創新板招手 掛牌門檻大鬆綁

     為打造適合腦力密集、輕資產新創企業的籌資環境,證交所21日宣布大幅調降創新板上市標準,第一類市值從15億元降為10億元,另營收條件由近四季合計不低於1.5億元門檻降為1億元,第二類生醫類市值門檻由30億元調降為20億元;未來創新板申請轉板年限更由2年縮短為1年,即日起生效。

  • 積極培育「獨角獸」證交所創新板規章鬆綁

    積極培育「獨角獸」證交所創新板規章鬆綁

    證交所指出,在政府政策大力扶植下,台灣新創公司展現出充沛的能量及良好的發展成果,為打造出更適合腦力密集、輕資產新創企業的籌資環境,參酌亞洲鄰近國家制度,調降「創新板」上市市值標準, 市值10億可上市、1年就可轉板。

  • 創新板上市市值鬆綁至10億元 轉板年限縮短至一年

    為打造更適合腦力密集、輕資產新創企業的籌資環境,證交所今(21)日調降創新板上市市值標準,第一類上市市值將從15億元降為10億元,同時營收條件由近四季合計不低於1.5億元門檻,調降為1億元,第二類生醫類市值門檻由30億元,同步調降為20億元;同時,申請轉板年限由2年縮短為1年。

  • 北交所成立一週年 上市公司逾百家、總市值近2000億人幣

    北交所成立一週年 上市公司逾百家、總市值近2000億人幣

    2021年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註冊成立。據央視新聞報導,截至昨天(8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已達106家,總市值近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 百和H2調漲售價 營運添翼

    百和H2調漲售價 營運添翼

     百和-KY(8404)預計下半年調漲價格,幅度逾一成,有利營運增溫;此外,公司正籌劃第二家公司上市案-無錫百和在上海A股的上市案,預定明年5月送件,預估最快明年底可望通過。

  • 136檔美股中概股市值跌破1億美元

    136檔美股中概股市值跌破1億美元

     美國證交會(SEC)8日把5檔中概股列入預定摘牌名單。受此影響,多檔美股中概股在10日、11日、14日暴跌。截至25日,在281檔美股中概股中,市值跌破1億美元的中概股高達136檔,而這些公司在這場資本風暴中的處境難言樂觀。

  • 搶救GDP 香港加碼發消費券

     香港疫情嚴峻,再次衝擊好不容易起色的經濟成長,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3日公布「財政預算案2022」時表示,首季GDP不容樂觀;為紓緩市民與商戶的壓力,將再發電子消費券,且金額加碼至1萬港元,分兩期發放,每輪為5,000港元。

  • 創新板上市條件鬆綁 上路

     證交所為促進我國新創事業發展,協助其提早進入資本市場籌資,於去(110)年籌設「台灣創新板」,為貼近實務作業及兼顧相關規範意旨,有關修正創新板上市條件之營收計算規定,並調整合格投資人適格標準,已於今年1月27日公告並即日起實施。

  • 聽從市場 證交所開大門

     台灣創新板在眾人期待下,於去年7月上路,但因嚴謹的上市條件及對投資人資格的門檻不太親民,讓為引進優質創新企業進入台灣資本市場的美意大打折扣;不過,證交所為順從民意,再度針對上市條件及自然人投資人適格標準放寬,市場持肯定看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