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市車商的搜尋結果,共510筆
日本東京及德國萊恩費爾登-Daimler Truck Holding AG(以下簡稱Daimler Truck)、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以下簡稱MFTBC)、Hino Motors Ltd.(以下簡稱Hino)及Toyota Motor Corporation(以下簡稱Toyota)於5月30日就加速先進技術的開發及合併MFTBC和Hino達成合作備忘錄。
受惠第一季晶片零件供應及船運等問題逐步緩解、新車到港穩定,加上新車產品線強勁,帶動銷售及交車熱潮,豪華車經銷商汎德永業(2247)第一季稅後純益4.06億元,年增26.4%,EPS達5.03元,創單季最賺紀錄。
新光投信表示,2023年全球電動車產業大事,是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4月6日宣布「宏圖計劃第三章」(Master Plan Part3)白皮書,內容提到特斯拉將擴大採用更便宜的磷酸鐵鋰(LFP)電池,作為新款平價電動車搭載電池,也正式宣告全球平價電動車時代即將到來,投資人布局「AI智能升級版」電動車ETF,將搶先掌握產業領先者投資先機。
證交所18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聯發科(2454)轉投資76.45%的達發(6526)股票上市案。達發18日在興櫃收704元,超車母公司聯發科的688元,主因聯發科遭到法人連九日賣超近2.39萬張,致拖累股價大跌。
2023世界汽車大獎5日在紐約國際車展 (NYIAS) 舉行頒獎典禮,HYUNDAI備受讚譽的IONIQ 6,以Electrified Streamliner獨特設計,受到國際評審團稱讚,奪下2023年度世界風雲車三項大獎:世界年度風雲車(World Car of the Year)、世界電動風雲車(Electric Vehicle of the Year)和世界設計風雲車(Car Design of the Year)。這也是HYUNDAI汽車繼2022年IONIQ 5獲獎後,又在新一年度最重要的世界汽車大獎斬獲三大榮譽。
2022年由於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以智慧型手機和PC為代表的消費性電子增長乏力;此外,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大力推動下,新能源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成為拉動半導體增長的重要動力。從中國市場來看,過去二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急速增長,2021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2020年6.5%快速提升至14.3%,2022年此數字則繼續上升至25.6%。
上市車商走過疫情期間零件、新車供應不足陰霾,儘管全球景氣仍未明朗,不過今年以來國內新車買氣續熱,隨著國產零件及進口整車供應皆更為順暢,進入第一季末,車廠對今年看法趨向樂觀。
Subaru總代理台灣意美汽車年初發表年度計畫時宣布將在第二季推出全新跨界休旅Crosstrek,日前不僅傳出第一線銷售已展開接單,價格、優惠和贈品資訊俱全,實車被車友在路上拍下野生照,車身上還貼有宣傳文字,上市時程顯然已相當接近。
Subaru總代理台灣意美汽車年初發表年度計畫時宣布將在第二季推出全新跨界休旅Crosstrek,日前不僅傳出第一線銷售已展開接單,價格、優惠和贈品資訊俱全,實車被車友在路上拍下野生照,車身上還貼有宣傳文字,上市時程顯然已相當接近。
高通最新在MWC上宣布,推出第二代Snapdragon汽車5G數據機射頻系統,此為高通技術公司最先進的汽車數據機射頻系統,配備最新5G技術的提升,車主現在將有足夠的頻寬能在同一個空間享受車、住家及辦公室的舒適及便利。第二代Snapdragon汽車5G數據機射頻系統支援衛星通訊,為汽車產業導入了全新的通訊形式,幫助確保運用雙向溝通的應用程式皆能隨時隨地連網。高通也預告,第二代Snapdragon汽車5G數據機射頻系統預計於2023年底商用上市。
自2022年以來大陸新能源車廠威馬汽車負面消息頻傳,陸媒19日報導,威馬溫州基地及黃岡基地兩座工廠總產能約25萬輛,以威馬2022年汽車銷量不到3萬輛估算,產能利用率僅12%,近9成產能閒置,工廠也明顯停擺。
電動車再一發!裕隆日產汽車加入電動車銷售戰局,今(14)日宣布日本原裝進口NISSAN X-TRAIL e-POWER「不用充電的電動車」技術正式上市,同步展開線上預訂與線下服務的全新商務模式,配合網路消費趨勢,價格透明化,滿足消費者需求,服務更全面。全新商務模式自2022年12月1日起啟動《e-POWER 鑑賞家》線上行銷活動,3周內合計募集超過2500組鑑賞家會員,並創下預接單突破千張,首批年度配額600台全數售罄的銷售佳績,熱銷供不應求。
裕日車(2227)周二宣布,日本原裝進口NISSAN X-TRAIL e-POWER「不用充電的電動車」技術正式上市,同步展開線上預訂與線下服務的全新商務模式,配合網路消費趨勢,價格透明化,滿足消費者需求,服務更全面。全新商務模式自2022年12月1日起啟動《e-POWER 鑑賞家》線上行銷活動,3周內合計募集超過2500組鑑賞家會員,並創下預接單突破千張,首批年度配額600台全數售罄的銷售佳績,熱銷供不應求;為回饋廣大消費者的支持與殷切期盼,在產能受限的狀況下,裕日車已成功向日本母廠爭取追加供應量,目前正確認最終數量與交期。
今年即將慶祝成立70周年的裕隆集團,新年度因應新事業、新車型的需求將大舉徵才,據悉開出總數近千人職缺,規模為近年最大。其中,中華汽車今年開出200人職缺最多,中華車表示,以數位轉型與新能源研發人才為重點,同時因應代工MG品牌車銷量成長,今年要挑戰1萬輛規模,必須提升生產線人力。
隨著中美審計風波有望圓滿落幕,美股中概股回香港上市熱潮降溫。外媒報導,中國貨車物流平台滿幫集團與電商平台拼多多等部分在美上市中國互聯網企業,已擱置在港上市計畫。
年終逐漸步入新車銷售傳統旺季,加上車商頻頻預告新年度漲價,激發民眾購車意願,上市車商11月營收衝鋒,三陽(2206)前11月合併營收突破467億元,改寫同期新高,全年營收將挑戰500億元歷史紀錄。
車業龍頭和泰汽車樂觀看待明年車市,預估在各車商握有約6萬張待交車訂單支持下,明年台灣新車銷量可望較今年的43萬輛成長。和泰車今年儘管遭遇進口車大缺車的考驗,但在國產車銷量成長填補下,預估全年新車(小型車)銷量可達14.5萬輛,市占率33.7%將攀近六年高峰。
隨著電動化浪潮加劇,日本車廠也開始加速電動車的推廣,除了我們熟悉的乘用車以外,近期更加入純電輕自動車的研發,連帶也讓輕商用車也準備進入「純電」的領域。
三陽集團慶豐收,今年汽機車銷售雙雙逆勢成長,暌違20多年後,重登台灣機車銷售龍頭寶座在望,本業營業利益大幅提升下,法人看好全年獲利將攀上歷史高峰,有機會成為上市車商獲利王。
車商預告新車漲價策略奏效,激發民眾提前購車,加上進口新車大量到港交車,紓解先前欠車訂單壓力下,11月國內新車銷售衝出近4萬輛大量,一掃先前9、10月市場的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