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上海圖書館的搜尋結果,共55

  • 影帝布洛迪逛萬寶龍圖書館

    影帝布洛迪逛萬寶龍圖書館

     有「憂鬱王子」之稱的奧斯卡影帝安卓布洛迪(Adrien Brody),日前受邀出席萬寶龍(MONTBLANC)在紐約舉辦的「The Library Spirt」(圖書館精神)時尚派對,他身穿一身黑色西裝,肩背萬寶龍Extreme 3.0系列包,一臉憂鬱和招牌八字眉,置身在偌大的圖書館當中,流露文青書卷的時尚品味。

  • 憂鬱王子布洛迪  逛萬寶龍圖書館

    憂鬱王子布洛迪 逛萬寶龍圖書館

    有「憂鬱王子」之稱的奧斯卡影帝安卓布洛迪 (Adrien Brody),日前受邀出席萬寶龍(MONTBLANC)在紐約舉辦的「The Library Spirt」(圖書館精神)時尚派對,他身穿一身黑色西裝,肩背萬寶龍Extreme 3.0系列包,一臉憂鬱和招牌八字眉,置身在偌大的圖書館當中,流露文青書卷的時尚品味。

  • 北市音圖審議通過 74億工程估2029年竣工

    北市音圖審議通過 74億工程估2029年竣工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規劃興建台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但因預算、流標等問題多次惹議,更被柯稱為炸彈,提醒台北市長蔣萬安必須留意。台北市都審會31日首次審議音圖並通過,文化局表示,音圖預算共74.2億元,於2016年12月決議辦理相關評估,預計明年上半年發包工程、下半年開工,2029年竣工。

  • 上海保租房取經 蔣秀球技健身

    上海保租房取經 蔣秀球技健身

     台北市長蔣萬安30日結束雙城論壇後,繼續市政參訪行程,一行人前往剛落成不到1年的上海圖書館東館,對於圖書館內的「音樂圖書」專門樓層,蔣萬安認為可以作為台北音樂與圖書中心借鏡。蔣萬安也前往上海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更在社區的運動中心打籃球,看到健身房器材,也忍不住親自下場「動一動」。

  • 雙城論壇》上海市長龔正肯定交流平台:兩岸融合發展的響亮名片

    雙城論壇》上海市長龔正肯定交流平台:兩岸融合發展的響亮名片

    上海市長龔正今天在雙城論壇致詞時說,雙城論壇「已經成為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一張響亮的名片」,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讓更多台灣民眾到大陸、到上海看一看。

  • 將赴雙城論壇 蔣萬安:兩岸愈緊張愈要交流

    將赴雙城論壇 蔣萬安:兩岸愈緊張愈要交流

     台北市政府18日正式宣布,今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29日登場,台北市長蔣萬安親自率團前往上海,論壇主題定調為「新趨勢、新發展」,兩城市將在會中簽署3項合作備忘錄(MOU)。由於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首位具公務身分踏上大陸的蔣家人,且29日蔣萬安參訪的洋山深水港距浙江奉化僅1小時多車程,蔣是否抽空前往曾祖父蔣中正、祖父蔣經國的故鄉,也備受關注。

  • 雙城論壇前遇南海軍演?蔣萬安:越緊張越需要交流

    雙城論壇前遇南海軍演?蔣萬安:越緊張越需要交流

    台北市政府18日上午正式宣布,今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即將在29日登場,並且由台北市長蔣萬安親自率團前往上海。不過在雙城論壇前,中國大陸方面宣布今日起開始為期5天的南海軍演,時機點也被外界質疑相當敏感。對此蔣萬安受訪時表示,在大環境越困難的情況下,雙城論壇就必須扮演非常重要的交流角色,「當兩岸情勢越緊張,我們越需要溝通交流。」

  • 汪道涵的和合之道

    汪道涵的和合之道

     今年4月29日是海基會與海協會在新加坡舉辦「辜汪會談」30周年,對兩岸人民而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辜汪會談」之後,兩岸正式進入和平發展期,過去30年兩岸關係雖有起伏,但兩岸的經貿及人員來往,皆未中斷,只是過去兩年新冠疫情,人員來往相對減少,但目前正在恢復中。

  • 海納百川》汪道涵的兩岸和合之道(李慶平)

    海納百川》汪道涵的兩岸和合之道(李慶平)

    今年4月29日是海基會與海協會在新加坡舉辦「辜汪會談」30周年,對兩岸人民而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辜汪會談」之後,兩岸正式進入和平發展期,過去30年兩岸關係雖有起伏,但兩岸的經貿及人員來往,皆未中斷,只是過去兩年新冠疫情,人員來往相對減少,但目前正在恢復中。

  • 元智大學師翻新新店高中圖書館 獲2022德國iF設計獎

    元智大學師翻新新店高中圖書館 獲2022德國iF設計獎

    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獎的德國iF設計獎(iF Design Award),近日公布2022得獎名單,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講師洪浩鈞,以新店高中圖書館於全球逾萬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建築空間設計」類別肯定,繼2021金點設計獎後,新店高中圖書館獲得的第2座設計獎項。

  • 雙城論壇》「尬」文化 台北端無圍牆博物館、上海秀萬國建築博覽會

    雙城論壇》「尬」文化 台北端無圍牆博物館、上海秀萬國建築博覽會

    眾所矚目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今登場,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今年化身導遊談「無圍牆博物館5+3+2+1」,討論如何將城區文化串連起來,建構具城市文化品牌的大都會,上海市副市長陳通則大聊浦西、浦東之美,講述上海近代的綠色低碳建築潮流,打造真正屬於人民的城市。

  • 中國十一假期消費額 飆漲近3成

    中國十一假期消費額 飆漲近3成

     今年大陸「十一」假期的消費數據出爐,假期消費出現新趨勢:新興景區熱度攀升,同時消費者在購物、餐飲、娛樂方面的消費更加個性化。據美團各業務的消費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的總體消費額較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9.5%,較2019年同期上漲51.6%。

  • 送君走上繁花似錦的前程(下)

    送君走上繁花似錦的前程(下)

     葉嘉研一下學期時,中大的中國研究中心請了來自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方秀潔教授(Prof. Grace S. Fong)任訪問學者,開了一個專題“Gender and Sexuality in Chinese Fiction: 17th–Early 20th Century”。這門課沒有中文課名,暫譯之為「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小說裡的性別與性」,直擊從明末的「才子佳人」傳統到民初的「鴛鴦蝴蝶派」,正是葉嘉所需,我極力推薦她去修讀。

  • 清廷頒令 各地奏設圖書館

    清廷頒令 各地奏設圖書館

     張元濟後雖受戊戌政變牽連「革職永不錄用」,黯然遠離北京轉赴上海,因緣際會進入商務擔任編譯所所長,並接掌經營編譯所圖書室。當時恰逢清末公共圖書館運動蓬勃發展,各地競相成立圖書館。

  •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清廷頒令 各地奏設圖書館(八)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清廷頒令 各地奏設圖書館(八)

    清末預備立憲自光緒31年(1905)開始醞釀,至1911年清王朝滅亡為止共約6年時間。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又宣佈以該年至1916年共9年為預備立憲時期。學部於宣統元年閏2月28日(1909年4月18日)上〈奏報分年籌備事宜折〉制定各項分年籌備事宜。其中宣統元年(1909)預備立憲籌備事宜有「頒布圖書館章程」、「京師開辦圖書館(赴古物保存所)」兩項;宣統2年(1910)預備立憲第3年籌備事宜有「行各省一律開辦圖書館」。當時因朝廷倡導,各地方官吏紛紛奏請設立圖書館。

  • 康有為「萬木草堂」師生共建書藏

    康有為「萬木草堂」師生共建書藏

     梁啟超於此時期受業於康有為,也於萬木草堂就讀。萬木草堂的「書藏」成為康有為研究中西學及傳授維新思想,學生接受維新事務的重要場所,對後來維新派人士積極從事創辦學會學堂的圖書館具重要的準備作用。

  •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康有為「萬木草堂」師生共建書藏(六)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康有為「萬木草堂」師生共建書藏(六)

    19世紀60至90年代清廷為拯救垂危政局,發起以富強為目的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顧名思義是以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創辦發展軍用工業、民用工業企業,編練建設新式海軍海防、陸軍,並培訓新型人才為中心。1840及1860年的兩次鴉片戰爭戰敗的衝擊,讓清廷部份人士意識需修改外交政策,瞭解外洋情況,培養人才。故於1861年成立總理事務衙門,1862年開辦同文館。並於1866年派遣第一批出國考察人員,成員由斌椿父子率同文館學生共五人組成。斌椿遊歷歐洲諸國半年回國後寫成《乘槎筆記》但所述圖書館者很少;另1868年8月清廷派出的首批赴洋官員為三位負責中國外涉事務的大臣──志剛、孫家穀及美人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另曾隨斌椿出洋的同文館學生張德彝隨行(但提前返國)。此次出訪回國後寫成《初始泰西記》及《使西書略》等文字,張德彝則留下《再述奇》的記述。其中部分有關西方圖書館描述,尤其張德彝對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參觀描述「國人樂觀者,任其瀏覽,以廣見聞」,並翻譯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名稱為「義社」,顯已觀察到其平民性及公共性的特質,此對推介國外的公共圖書館思維,應屬先驅。

  • 林則徐 晚清翻譯介紹圖書館第1人

    林則徐 晚清翻譯介紹圖書館第1人

     1839年也開始中國對西方圖書館的瞭解和認識。如被稱為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近代中國維新運動重要先驅」的林則徐,是晚清時期中國翻譯介紹圖書館的第一人。如他為瞭解世界各國基本知識而翻譯的《四洲志》,最受矚目。

  •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林則徐 晚清翻譯介紹圖書館第1人(五)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林則徐 晚清翻譯介紹圖書館第1人(五)

    另創辦於1871年的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圖書館,則是第一個中國境內採用卡片目錄、《杜威十進分類法》、《卡特著者號碼表》等美國先進的圖書館技術的圖書館,但也因封閉作風而未能造成對當時中國圖書館的影響。直到1901年上海才有第一所由英國傳教士傅蘭雅(John Fryer)創辦為謀華人讀者便利的圖書館成立,那即是格致書院藏書樓。

  • 上海成近代圖書館發展重鎮

    上海成近代圖書館發展重鎮

     上海成為晚清西方傳教士傳播西方圖書館觀念的中心,也是我國近代圖書館發展的重鎮。上海不僅有傳教士介紹其他國家圖書館現況的譯作,更有傳教士及西方僑民設立的具近代圖書館雛型的藏書樓或圖書館。其運作方式,雖已具西方近代圖書館觀念,但因封閉閱覽的管理方式,故鮮能對中國近代圖書館發展造成影響。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