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海宋慶齡的搜尋結果,共31筆
在當好孫中山得力助手的同時,宋慶齡很注意學習和提高自己。她後來回憶說:「那是我當學徒的日子。」此外,宋慶齡還要精心照料孫中山的日常生活,保證他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從事艱辛的寫作。
孫中山得以順利地進行這些綱領性的著述,是與宋慶齡的幫助分不開的。
在宋慶齡的宣導和推動之下,立即成立了「桂林市婦女會」,作為全市婦女組織的領導機構。
孫中山代表人民的意志,多次致電北京政府,反對中國參戰。
樓上有藏書室、兼辦公用的讀書室、臥室、浴室和一兩間招待客人臨時住宿的房間,所有這些,組成為「一個最安適而不華貴的住宅」,適合於孫中山與宋慶齡簡樸的生活。這是當年(1919年)孫中山的美國摯友林百克先生拜訪孫中山夫婦時,對住宅留下的印象。
這一對夫婦,實在可以稱為偉大的革命伴侶。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聲討聲中於北京憂懼而死。繼任總統黎元洪在孫中山的督促下,宣布遵行《臨時約法》,恢復國會。孫中山天真地認為:「推翻專制,重造民國」的目的已達,從此中國將出現一個「真正共和」的局面,於是就指示各地革命軍停止軍事行動。
宋慶齡和孫中山的結合,是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它對宋、孫二人的革命生涯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後的歲月證明,這樁婚事對孫中山最後十年的革命活動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而對於宋慶齡革命的一生來說,是她在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抉擇,並始終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此後,她以戰友、學生與伴侶的身分,全力協助孫中山在艱難的征程中不斷前進。這一對夫婦,實在可以稱為偉大的革命伴侶。
但這樁婚事,卻遭到孫中山的親朋和戰友中大多數人的反對。他們議論紛紛,都認為很不妥當。
1962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從私人手中徵集到這份《誓約書》的原件,請宋慶齡親自鑒定。她當時通過祕書作了口頭答覆,加以肯定。1980年3月18日,宋慶齡又親筆簽署:「此系真品。」並作了幾點說明:
他們在繁重的革命的工作中,配合甚為默契。通過同孫中山頻繁的工作接觸,宋慶齡進一步受到他高尚品德和革命精神的感召和薰陶,提高了對中國革命的許多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的認識,大大增強了革命的信心和積極性。
編者按《宋慶齡傳》由尚明軒、唐寶林合著,思行文化出版,宋慶齡向來以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伴侶聞世,但在孫先生逝世後,宋慶齡作為孫先生思想的繼承人與詮釋者,不受任何勢力影響,堅持獨立自主、貫徹救國理念,其與孫先生的革命事蹟,值得讀者深入認識。
她與孫中山在一起工作時,常常感到心中燃燒著一種火熱的激情。她意識到自己正在獻身於一個歷史性的偉大目標。她當時的心情,正像她寫給在美國讀書的宋美齡的信中所表述的:「我從沒有這樣快活過。我想,這類事就是我從小姑娘的時候起就想做的。我真的接近了革命運動的中心。」
編者按:《宋慶齡傳》由尚明軒、唐寶林合著,思行文化出版,宋慶齡向來以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伴侶聞世,但在孫先生逝世後,宋慶齡作為孫先生思想的繼承人與詮釋者,不受任何勢力影響,堅持獨立自主、貫徹救國理念,其與孫先生的革命事蹟,值得讀者深入認識。
新華網報導,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下屬的上海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近日發佈兩年來新增的「影視拍攝推薦取景地名錄」,從2015年納入《上海影視拍攝指南》的76處,新增至2016年的199處。
民國38年以後,宋靄齡、宋慶齡和宋美齡三姐妹未能再團聚。時隔60多年,大陸上海今天首次舉辦宋氏三姐妹特展,其中包括三姐妹在抗戰時期的大量照片。
兩岸分治後,大陸上海今天首次舉辦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特展,其中包括三姐妹在抗戰時期照片。上海官方代表並罕見正面評價宋氏三姐妹為抗戰勝利「做出卓越的貢獻」。
宋慶齡、宋美齡、宋子文夫人張樂怡以及宋氏親屬牛、溫兩家等「宋氏家族」共14件不同時期的旗袍,首次在中國大陸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相聚,今天起正式展出。
「與姊妹團聚,是宋慶齡生前最大願望!」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年,上海下月為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3位中國近代傳奇女性舉辦「她們‧風華絕代──宋氏三姐妹特展」,而這竟是宋氏三姐妹自1948年分道揚鑣後首次在家鄉「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