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海市統計局的搜尋結果,共36筆
大陸「北上廣深」4座一線城市第1季地區生產毛額(GDP)全數出爐,其中,受到疫情衝擊在3月大規模停工的深圳首季GDP增速僅2.0%墊底;北京則以4.8%年增速最快。從首季GDP規模來看,上海超過1兆(人民幣,下同)領跑。整體而言,一線城市首季經濟增速放緩,只有北京與全大陸持平。
大陸國家郵政局17日發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大陸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凸顯大陸快遞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彰顯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據《華商報》報導,郵政快遞業重回高位增長區間,不僅得益於行業的快速復工復產,也得益於大陸消費市場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上海市統計局最新發佈9月合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359.35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月增長10.6%。 其中出口為1245.49億元、下降0.6%;進口2113.86億元、年增18.5%,合計1到9月上海市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兆5291.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
截至7月25日,大陸除了黑龍江之外,全大陸已有30省公布了上半年生產總值,有16個省正成長,優於全大陸-1.6%的水平。GDP名次來看,廣東、江蘇、山東穩居前三。不過,30省中仍有14省為負成長,顯示大陸各省仍在從疫情中復甦當中。
湖北省昨宣布,自2日起將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應急回應級別由一級調降為二級。宣告所有省分均已解除一級警戒。五一長假首日,湖北省境內多條高速公路也迎來出行高峰。而據上海市統計局社情民調中心對全市常住市民作出遊意願調查顯示,上海市民出遊意願並不高,70.9%市民表示沒有安排計畫,有出遊意向的市民中,有57.3%市民選擇市內旅遊。
中國大陸上海今天公布,全市1到6月生產總值(GDP)為人民幣1兆2956.99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6.7%,與大陸全國GDP成長率一致,但增幅較去年同期下滑0.3個百分點。
上海市民政局、統計局等部門今(30)日聯合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435.95萬人,比上年增加21.97萬人,增長5.3%,老年人佔戶籍總人口比例首次突破30%的關口,達到30.2%,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上海市統計局調查,去年上海常住人口總數,創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成長紀錄。專家探究原因,產業結構轉型、基礎製造業往長江中上游等西部城市遷移等因素,減少外來人口的工作機會,「上海居大不易」也是推力之一,而在勞動人口供給量下滑下,其他一線城市人口數下滑情況恐將上演。
中新社報導,上海市統計局7日發布報告顯示,超過六成上海市民認為男女地位平等,更有逾兩成滬人認為女性地位更高。
睽違2年,上海去年的國際旅遊入境人次再度衝破800萬關卡,外界預料上海迪士尼開園後,整體旅遊人次將再飆高,但做為旅客「雙腿」的地鐵(捷運),近日卻面臨多事之秋。一對年輕人抱嬰行乞與其他乘客起言語爭執,影片被拍下後在網路瘋傳,引起全大陸民眾關注,大家憂心這些怪象再不治,將損害上海國際觀光形象,相關單位應嚴正以對。
人口不斷增加的上海市,去年竟出現了罕見的常住人口減少現象;據上海市統計局表示,至2015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爲2415.27萬人,比前年的2425.68萬人減少了10.41萬。
上海統計局發布最新資料,去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較前年少了10萬多人,是10多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大陸媒體報導,上海市統計局日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的GDP總值為24,964.99億元人民幣,若以去年常住人口2,415.27萬人計算,上海人均GDP達到10.31萬元人民幣,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中新社報導,上海市政府16日公布2015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1.189兆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7.0%。
中新社報導,上海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今日公佈數據顯示,上海2014年實現生產總值2.3兆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7%,增速雖較近年有所下降,但整體經濟增長較為穩定,第三產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火車頭。
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嚴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該市國民經濟運行統計,據了解,
今年1到5月,上海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2.4%。其中,90-144平方米的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的下滑速度已達26.2%。
近日中國社科院的房產稅課徵標準建議,再次引發大陸各界對於房產稅改革的討論,不過,大陸房地產業內人士認為,房產稅如何開徵雖然仍未有定論,但隨著資訊技術上的不斷完善,房產稅擴大範圍實施的條件已日漸成熟,新一輪房產稅擴大範圍可能將在2013年第1季正式公布實施,因此,房產稅該如何計算,成為持有房產者關注的焦點。
上海今年以來包括投資、出口等催動成長力道的動力不足,今年首季經濟表現不容樂觀,已對上海今年保增長構成威脅。
(文接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