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上海投資的搜尋結果,共1,862

  • 近期外資進出陸股 波動較大

    代表外資動態的北向資金4月、5月分別淨流出人民幣(下同)45.53億元、121.37億元,打破此前連續5個月淨流入的態勢,但6月2日單日淨流入額創下近4個月新高,反映出跨境證券投資出現短期波動。

  • 摩根大通CEO訪台 將拜會國泰金、富邦金

     正在亞洲進行訪問行程的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傳出在結束中國大陸行程後,2日轉來台灣,也是其近十年來首次到訪台灣。據知情人士指出,戴蒙訪台期間或將與國泰金及富邦金兩大客戶見面,但不會與任何台灣官員見面。而這也是繼輝達創辦人黃仁勳、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安謀執行長哈斯之後,又一位位訪問台灣的重量級CEO。

  • 社評/台商大陸投資新藍海

    社評/台商大陸投資新藍海

     日前台灣一家媒體報導,台商投資最密集的蘇州,受大陸經濟下滑及供應鏈外移影響,以電子製造業為主的台商紛紛落跑,即便暫時無法遷廠,產能也大多移轉出去,或裁員或減少當地聘僱,文字聳動,引人側目。

  • 會見馬斯克 上海書記陳吉寧:歡迎特斯拉加大在滬投資

    會見馬斯克 上海書記陳吉寧:歡迎特斯拉加大在滬投資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今天會見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一行。陳吉寧表示,特斯拉在上海的合作發展卓有成效,歡迎把握現代化建設和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等機遇,加大在滬投資和業務佈局,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深化合作,把更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落在上海,讓科技更好為美好生活服務。

  • 中美政治亮紅燈 經貿交流開綠燈

    中美政治亮紅燈 經貿交流開綠燈

     儘管中美政治前景不明,美企高層近期赴中訪問不斷。繼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後,美國金融巨頭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時隔4年首訪中國,星巴克執行長納拉辛漢、美國通用執行長巴拉等人近期也都造訪上海,而近日在台灣引起轟動的輝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據傳也將出訪大陸,和當地廠商展開交流。

  • 談轉投資虧損 最關注博客來

     統一超商董事長羅智先30日在股東會後,對於去年大陸上海、浙江超商事業以及山東統一銀座超市事業因疫情轉虧,還有電商平台博客來今年第一季首次虧損相當關注,其中並特別關心博客來業務,他說個人很不認同圖書用價格來競爭,也認為6-700萬博客來會員除了圖書以外,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 知名陸企「上海移遠通信」挖台高科技人才 台籍總監50萬交保

    知名陸企「上海移遠通信」挖台高科技人才 台籍總監50萬交保

    檢調再查獲陸企挖我高科技人才案!全球物聯網知名供應商「中國上海移遠通信技術」公司(Quectel),涉嫌找瑞典人化身僑外資名義,在台投資設立「安外兒有限公司」、「普羅夥伴公司」2家公司在台挖角物聯網、5G高科技人才,涉嫌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北地檢署25日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兵分3路,搜索及約談上海移遠公司台灣區銷售總監余佳儒到案。檢方訊後諭令余男交保50萬元。

  • 首筆人民幣玉蘭債發行 認購熱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近日成功發行全球首筆人民幣「玉蘭債」,是繼美元、歐元幣別後首度以人民幣發行,市場反應熱烈,認購倍數接近三倍,多國投資人都進場布局,可一窺人民幣資產的市場魅力。

  • 陸企「上海移遠通信」挖台高科技人才 檢調約談在台負責人

    陸企「上海移遠通信」挖台高科技人才 檢調約談在台負責人

    檢調再查獲陸企挖我高科技人才案!全球物聯網知名供應商「中國上海移遠通信技術」公司(Quectel),涉嫌找瑞典人化身僑外資名義,在台投資設立「安外兒有限公司」、「普羅夥伴公司」2家公司在台挖角互聯網、5G高科技人才,涉嫌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北地檢署25日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兵分3路,搜索及約談上海移遠公司台灣區余姓銷售總監到案。

  • 缺現金 萬達擬售20座購物中心

     珠海萬達商管赴港上市頻頻觸礁,導致母公司萬達集團面臨對賭協議的債務壓力。外媒報導,萬達集團正考慮出售20座位處大陸富裕城市的購物中心,以改善現金流問題,初估可套現人民幣(下同)160億元。

  • 上海商銀受惠升息 第一季EPS 0.88元

    上海商銀受惠升息 第一季EPS 0.88元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5876)5月22日應華南永昌證券的邀請舉辦法人說明會,由上海銀總經理林志宏主持,並率相關部門主管向投資人說明今年第一季的營運發展概況與財務表現,以及下半年的營運展望。

  • 上海銀攜台中銀租賃 簽永續連結貸款

    上海銀攜台中銀租賃 簽永續連結貸款

     由上海商銀與凱基商銀共同統籌主辦的台中銀租賃事業公司32.5億元永續連結銀團貸款完成募集,貸款依據全球永續性報告書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所出版的永續性報告準則,將永續連結相關指標納入銀團貸款條件設計,鼓勵客戶達成ESG目標。

  • 大陸香港北向互換通 上路

    大陸香港北向互換通 上路

     大陸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互換通)15日上路,初期先開通「北向互換通」,便利持有大陸債券的國際投資者管理利率風險,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上路首日完成162筆交易,總額達人民幣(下同)82.59億元。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確保系統運作順利後,再適時推進「南向互換通」。

  • 上海五五購物節 衝車市買氣

    上海五五購物節 衝車市買氣

     大陸今年透過一系列消費活動擴大內需,重點城市上海端出第四屆「五五購物節」,集結多家汽車品牌和經銷優惠,帶動車市買氣並衝刺第二季經濟數據。

  • 從大眾寶馬到德勤貝恩 BBC:外資是否會逐步撤離中國?

    從大眾寶馬到德勤貝恩 BBC:外資是否會逐步撤離中國?

    2023年的春天,對於投資於中國的國際資本而言,喜憂參半。雖然中國放開疫情管控、重開國門,但對待外資的態度似乎表裡不一,許多知名外國企業遭遇中國政府嚴加調查。據BBC調查報導〈從大眾寶馬到德勤貝恩,外資是否會逐步撤離中國?〉發現,雖然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經過多年錘煉,豐富的產業鏈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都讓其他國家難以替代。然而,地緣政治風險、新冠疫情這樣的不可抗力,以及中國政府對外資的態度,都促使外資不得不考慮如何規避這些風險,哪怕要承擔更多成本。

  •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擴大布局 蓋儲能超級工廠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擴大布局 蓋儲能超級工廠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繼2019年在上海打造超級工廠後,日前又宣布在上海興建儲能超級工廠。在許多美國企業努力降低對中國依賴之際,馬斯克拋開不愉快的清零政策回憶,進一步拓展中國生產基地。

  • 上海商銀第一季國際債券發行案件參與率居冠

    上海商銀第一季國際債券發行案件參與率居冠

    (上海商銀第一季國際債券發行案件參與率居冠。 圖/上海商銀提供) 彭博Bloomberg L.P.四月甫公布今年第一季台灣資本市場排行季報,第一季台灣國際債券總發行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大減逾八成,僅約23.5億美元,代表了19個發行案件。在市場急速萎縮及逆風下,上海商銀(5876)在台灣國際債券承銷初次進榜就有好成績,第一季的承作數7件是全市場第一,案件參與率最高,而承作金額1.18億美元則在本國金融機構排名第二。台灣國際債券是國內、外發行人於台灣募集發行,並向櫃買中心(TPEx)申請上櫃的外幣計價債券,這個債務資本市場可說是外國人來台籌資主要的管道之一。而Bloomberg統計的台灣資本市場及國際債券排行榜,參與者包括國際投資銀行、國內銀行、券商等國內外的金融機構,上海銀第一季的成績名列前茅,也代表其在外國發行人、國際投資銀行間的能見度愈來愈高,有助於該行未來在海外金融市場業務的拓展。上海銀近期也正式啟動二大交易系統的導入專案,三月份啟動「交易及風控優化系統專案」,導入彭博TOMS系統做為解決方案,使用市場已熟悉的相同工具和資料集進行交流,涵蓋產品包括債券、股票自營、外匯選擇權、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開發多樣化金融商品滿足客戶需求。緊接著,上海銀在四月份也正式展開「財金部及國外分行新前中後交易系統規劃建置專案」,採用國際知名金融服務商ADENZA旗下的CALYPSO交易平台。未來將透過此金融產品平台,整合前台金融交易、中台風險管理,以及後台清算交割帳務,達到一貫化控管流程,進而提升交易效率及正確性,並可即時控管各類風險額度,透過一貫化作業,達成無紙化的目的,符合ESG的要求,以順應智能化、敏捷化等科技發展趨勢,強化銀行競爭力,支應全球業務的成長動能。上海銀的財務金融業務,不只對外在國際債券市場搶市占,爭能見度,加強和外資投行合作;對內更透過與國際一流金融服務商合作,強化交易前中後台的軟硬體設施,為該行金融市場業務的全球布局,立下長遠穩固的基石。

  • 單筆+定期定額 投資效率高

    單筆+定期定額 投資效率高

     足夠的退休金準備是安心退休的前題,民眾對退休理財的需求持續攀升,但面對琳瑯滿目的基金,卻有不知從何下手的困擾。面對儲存退休準備,除了要投資標的要找具有上漲潛力外也要能因應各式風險,理財專家建議投資人以投資組合產品做退休理財規劃,再透過單筆加定期定額方式投資,不僅能分散投資風險,也能加速達成退休理財的目標。

  • 鼎固 法人樂看首季獲利

     國內第一家返台上市的房地產控股集團鼎固-KY(2923),在上海的房地產事業邁向開花結果階段,其嘉定複合式開發案的住宅項目「匯景華庭三期」,自去年12月開始交屋,推升今年第一季營收至36.2億元,改寫同期次高紀錄,法人樂觀鼎固首季獲利可望較前一季明顯彈升。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