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海航線的搜尋結果,共399筆
開放赴陸團客令既出,瞬間炒熱兩岸四地航線,最近台灣-香港華航、長榮航未利用航權重新分配,引爆星宇航空、台灣虎航搶食大餅,明年將首見四家國籍航空大戰香港天空。在兩岸擁有航權、四地擁有最多航班的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兩大集團,將是兩岸恢復觀光旅遊交流政策的最大受惠者。
貨櫃航運股陽明、萬海第三季財報同步轉盈,其中陽明第三季合併營收359.01億元,稅後純益28.06億元,每股純益(EPS)0.8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079.01億元,稅後淨利60.78億元,EPS為1.74元。
澎湃新聞28日,中美直飛航班增班再迎新突破。當地時間27日美國交通部發布新通知,稱自11月9日起,允許中方航司每周營運共計35班(1個往返計算為1班,下同)中美定期直航客運航班。其中,涉及的中國航司有國航、首都航、東航、南航、海航、川航以及廈航。若美方航司對等增加航班,則中美航班每周有望增至70班。國航更將在11月1日復航北京-舊金山的直飛航班,頗有為APEC舊金山峰會之拜習會加溫意味。
新聞提要■2023年以來,旅遊業迎接後疫情時代的強力復甦。隨著大陸首艘國產大郵輪即將交付,並於2024年1月1日開始商業營運,不少業內人士關注,大陸即將開啟國產大郵輪時代。
大陸的中秋與國慶長假剛結束,機票價格隨即暴跌。節前動輒上千元(人民幣,下同)的機票,節後價格低至1到2折,最低的甚至只有100多元,遠低於同期的高鐵票價。
從陸媒報導發現大陸今年「十.一」國慶黃金周出行人次不少,許多地方也出現人滿為患現象,但各家航空公司機票卻罕見地在假期中段連環跌價,部分內陸國內航班的價格比節前已狂跌近8成,其中還包括上海飛成都這類熱門航線。
澎湃新聞9月30日報導,全長323.6米,總噸位13.55萬噸,擁有2125間豪華客房和套房,可容納5246名賓客。大陸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將於不久後啟航。作為單船造價7.7億美元的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背後獲得哪些金融支持?格外受矚目。
近日東海、南海波濤洶湧。加拿大軍艦「渥太華號」日前航行經過東海時,遭共軍052D型驅逐艦跟監,甚至傳出以雷射光照射,而雙方軍艦距離一度只有1公里。大陸智庫則披露,美軍一架WC-135R核戰略偵察機近日也逼近中國領空,疑似有意窺探大陸航母福建艦。此外,南海仁愛礁海域也爆發中菲海警船艦針鋒相對的情形。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抵上海出席雙城論壇,大陸涉台學者分析,蔣萬安為企業交流做實事、做好事,補足兩岸交流在2016年以後迄今的「空白」,但對於兩岸觀光、農產品解禁議題,學者則認為蔣的職權有限。
有鑑於從成衣到電子業的廠商都仍有過剩庫存,海運需求持續低迷,愈來愈多船隻在港口等待,產業也呈現旺季不旺的罕見情況。資料顯示,7月亞歐之間已有13個海運航班遭取消或延遲。
中國南方航空與中國東方航空今日宣布,9月下旬恢復武漢、鄭州及寧波的航班。
2023年滬台雙城論壇即將於8月底在上海舉行,由於2024大選趨近,加上蔣萬安市長的蔣家後代身分,讓他對是否親自參加這次論壇保持低調,至今未明確表態。不過,外界預期,除非發生重大台海危機事件,蔣萬安應該會帶隊參與。依據目前規畫,除蔣萬安和北市府相關官員外,國民黨、民眾黨兩黨將有11位議員隨行,遺憾民進黨團並未參與,將錯過近年兩岸交流最大盛事。
萬海航運(2615)10日公告第二季財報,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500.28億元,年減67.85%;稅後淨損44.59億元,每股虧損1.59元。
據《成都日報》報導,大陸東方航空近期接收的第二架大陸國產大飛機C919(飛機註冊編號為B-919C),今天投入上海虹橋至成都天府的空中快線運營,執飛航班號MU9197(上海虹橋飛成都天府)、MU9198(成都天府飛上海虹橋)。其中MU9197航班資料顯示,飛行時長為3小時5分鐘,飛行裡程為1782公里。
大陸首架執行商業飛行的C919大飛機在驗證飛行中幾經波折,好不容易取得中國的驗證飛行的適航證,不料才進行商業飛行一個月就發生問題。雖然沒有發生事故,但延遲2小時起飛,且更換為空中巴士A320,勢必嚴重打擊民眾對這架國產客機的信心,也對未來取得國外適航證明增加更多的困難。
航空業在疫後逐步邁入營運高峰的同時,除了提升運能、也不斷提升服務,有別於網紅的操作模式,長榮航空(2618)、華航(2610)在餐點、機上服務用品持續推陳出新,其中,長榮航空今年邁向加入星空聯盟10周年,以「十年星盟 在台深耕」為主題,發表全新機上餐點及服務用品,與台中知名頂級粵菜餐廳「与玥樓」及「akeruE Dessert」設計華麗又美味的機上餐點,並與義大利品牌Giorgio Armani展開專屬合作,推出全新皇璽桂冠艙聯名過夜包;吳季剛Jason Wu皇璽桂冠艙睡衣及豪華經濟艙過夜包也再改版,全新機上餐及服務用品將於7月1日後陸續上線。
多個大陸OTA平台資料顯示,最近一周以來,端午假期出遊預訂量較6月上旬以接近翻倍的速度增長,跨省遊訂單占比最高,以平台飛豬為例,高達近9成。此外,經歷了「五一」假期買不到票的情況,加上機票價格下降,今年大陸端午假期的預訂熱情高漲,預訂節奏大幅提前。
萬海航運(2615)13,100TEU系列新造船「明春輪」於16日抵達斯里蘭卡可倫坡港,首航次即投入萬海亞洲-可倫坡-北美東岸AA7航線,也是該航線決定加掛可倫坡港後的第一班船。
高雄小港機場疫後營運航線16條,與2019年相比僅恢復43%,與桃園機場差距極大。日前綠委向交通部長王國材喊話要增加東南亞航班、直飛美國,並且新航廈興建期進度太慢,今日綠委再次與王國材視察校港機場疫後營運情形,同時邀請航空業者,互相交流新航線、增航班的議題。王國材表示新航廈預計2040年完工,年旅客服務容量提升至1650萬人次,一年內航班恢復疫情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