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上漲率的搜尋結果,共47

  • 證交所:近20年開紅盤有14年上漲 漲率七成

    證交所統計,自2003年至2022年之20個農曆年春節後開盤日,台股有14年上漲及6年下跌,等於漲率有七成;期間以2021年2月17日指數收在16,362.29點,上漲559.89點,漲幅3.54%最大;另2020年1月30日指數收在11,421.74點,下跌696.97點,跌幅5.75%最大。

  • 工商社論》解析美國聯準會快又猛的升息決策

    工商社論》解析美國聯準會快又猛的升息決策

     美國媒體日前報導,賓州大學知名財金學者席格爾(Jeremy Siegel)痛批聯準會(Fed)可能犯下逾百年來最大的政策錯誤,恐釀成經濟大衰退。他首先批判一年前未即時升息讓通膨失控,接著又批評這次過度緊縮貨幣政策,恐使股市、房市大跌,導致經濟大衰退。席格爾教授的論點只對了前面一半,亦即升息太慢導致通膨失控,但後面一半則係不了解通膨的預期心理及過去通膨引發經濟長期衰退的歷史,觀點有待斟酌。

  • 工商社論》美元會強勢到何時?

    工商社論》美元會強勢到何時?

     大家都知道現在美元為全球的強勢貨幣,但此趨勢會維持到何時?

  • 歷史經驗 台股年線負乖離若逾兩成 後一個月上漲機率100%

     金管會祭「外資限空令」等兩大措施也未能阻跌,台股10月首個交易日再探新低位置13,273點,與年線負乖離率來到19.43%,回顧過去20年間大盤年線負乖離率破20%僅有三次,且後一個月指數上漲機率均高達100%。

  • 元大寶華:今明年經濟成長仍保3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21日公布 2022、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分別為3.4%、3.08%,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則分別為2.94%、1.69%,是各單位所有已公布GDP預測值當中最低者。新接任元大寶華綜經院董事長葉銀華強調,「沒有看壞台灣經濟」,而是經濟正從高速產出返回到常速產出的調節。

  • 韓工資漲5% 無人滿意

    韓工資漲5% 無人滿意

     韓國官方6月30日公布,最低工資委員會(MWC)已同意,將2023年法定最低時薪上調至9,620韓元(約台幣241元),調高460韓元,漲幅為5%,惟漲幅不及今年的5.1%。勞資雙方均對這項決議表示不滿。

  • 暴衝的國內外通膨與因應之道

    暴衝的國內外通膨與因應之道

     我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達到3.38%,已經是連續2個月超過3%;而今年前4個月平均為2.95%,今年超過2%的機會非常大。美國3月和4月的CPI高達8.5%和8.3%,這是美國40年來的首見;另外,德國則是7.3% 和7.4%。英國3月的CPI略低為6.2%,但是英國的英格蘭銀行預估今年第4季的通膨可能會略高於10%。這些數據顯示,國際通膨將不會是一個短期現象。

  • 油價飆 國發會:通膨最壞情況達2.5%

    油價飆 國發會:通膨最壞情況達2.5%

     俄烏戰爭持續,連帶影響國際能源和原物料價格飆升,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日表示,如俄烏戰爭持續,最差的情況是年底前原油價格飆漲至30%,預估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率約0.37個百分點,推升通貨膨脹率達2.5%。主計長朱澤民則指出,依主計總處模型估計,只要國際油價漲10%,台灣經濟成長率可能會下降0.1個百分點。

  • 俄烏戰爭最糟狀況 龔明鑫:估物價上漲率2.5%

    俄烏戰爭最糟狀況 龔明鑫:估物價上漲率2.5%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日表示,如果俄烏戰爭最差的情況,例如原油年底前上漲約3成,影響台灣經濟大約是0.37個百分點。

  • 通膨加劇台灣K型經濟發展

    通膨加劇台灣K型經濟發展

     日前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我國去年平均每月經常性薪資為43211元,年增率為1.93%,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1.97%之後,實質成長率為負成長0.04%,這是近幾年來少見的負成長。不過,如果再把年終分紅也計算進去,每月的平均薪資達到5萬5754元,年增2.94%;扣除通膨之後,每人每月平均薪資的實質成長率仍然是正的,因此主計總處表示全國人民的平均收入仍然是增加的。

  • 工商社論》密切關注聯準會的升息起手式

    工商社論》密切關注聯準會的升息起手式

     隨著美國通膨居高不下逾半年之久,聯準會也終於正視其政策步調落後的事實,去年12月主席鮑爾即坦承「通膨並未轉好,甚至非常可能再變壞一些,一旦情勢進一步惡化,我們的政策必須加以矯正」;今年1月會期的會後聲明也顯示,聯準會將「很快」升息。在升息已成定局後,各界轉為聚焦在升息速度會多快?此波升息循環的終點又在哪?尤其是1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CPI)上漲率升至7.5%,創下1982年2月以來新高後,聯準會3月會期的升息起手式可謂是動見觀瞻。

  • 聯準會升息外資一定跑?台股現金殖利率能否高於美債殖利率是關鍵

    聯準會升息外資不見得跑,大型金控高層認為「雙率」比較才是重點。對此不具名的指標大型金控高層分析,現在關鍵要看台股現金殖利率和美債殖利率的高低,倘若前者高於後者,外資續留台股的意願將大增。

  • 國發會:今年通膨可守2%以下

     物價持續上漲,2022年物價仍有壓力,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6日表示,台灣物價上漲是因輸入性通膨,預期國際原油價格、大宗物資價格將陸續回穩,下半年因供應鏈瓶頸導致的塞港、缺櫃情形將明顯改善,因此2022年CPI上漲率,可以守住通膨警戒線2%以下。

  • 主計長:CPI年增率破二機率不高

     國際油價飆漲,國內通貨膨脹疑慮再起,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25日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時坦承,目前有物價上漲壓力,但沒有通膨問題,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破二的「機率不高」,前九月CPI年增率平均為1.74%,如果要破二,第四季CPI年增率要超過2.8%,但機率不高。

  • 從物價權數看通膨

    從物價權數看通膨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訪查食、衣、住、行、醫藥保健、教養娛樂及雜項等七大類、370個項目群的零售價格,加權平均而得,每五年改版一次。消費支出高的項目,其權數高,消費支出少的項目,其權數低,例如蔬菜1.4%、水果2.0%、麵包0.5%、在外點用咖啡0.7%,速食麵0.08%,合計食物類的權數24.3%。

  • 明年所得稅免稅額調高  財長:因應物價上漲自動調整

    明年所得稅免稅額調高 財長:因應物價上漲自動調整

    由於物價上漲率已達一定標準,財政部長蘇建榮今(12日)在立法院表示,依據所得稅法、遺產贈與稅法規定,某些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會依物價指數調整,由於從上次調整到現在已滿足3%的上漲率,明年會自動調整,調整後民眾的負擔也會自然而然下降,沒有所謂的降稅,也不是因應未來可能的物價上漲。

  • 桃園房屋單價調升10% 近2萬戶多繳千元

    桃園房屋單價調升10% 近2萬戶多繳千元

     今年適逢每3年1次的房屋稅評定,桃園市地方稅務局考量近2年受疫情影響,決議今年7月1日後全市完工建物,房屋標準單價調升10%,預估約有1萬8864戶將多負擔近千元稅額。地稅局表示,主要影響對象為建商及購買新房屋的納稅人,年增稅額1642萬元。

  • 工商社論》減碼恐慌再現?端視聯準會的溝通能力

    工商社論》減碼恐慌再現?端視聯準會的溝通能力

     由於景氣回溫,美國經濟逐漸擺脫新冠疫情的負面牽絆,不僅失業率大幅改善,通貨膨脹率也來到了十餘年來的高點,令金融市場開始擔憂聯準會(Fed)是否會因此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並引發類如2013年的減碼恐慌(taper tantrum)。

  • 台積睡獅甦醒 興櫃高價股狂歡

    台積睡獅甦醒 興櫃高價股狂歡

     權王台積電(2330)本周「睡獅甦醒」,帶領台股化解破底危機,加權指數27日更在權值股拉抬下,強勢收復月線。興櫃高價股也同歡,芯測(6786)、樂意(7584)、洋基工程(6691)以及興櫃股王綠界科技(6763)單周相繼強漲13~19%;半導體族群、生技族群小尖兵也「提槍上陣」,助陣興櫃多頭行情。

  • 通膨隱然成形 政策應超前部署

    通膨隱然成形 政策應超前部署

     不久前,主計總處公布今年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2.48%,是繼上月2.10%之後,連續第2個月超過2%,而上一次連續兩個月超過2%已經是10年多前的事了。其實不只是CPI,代表批發價格的躉售物價指數(WPI)漲得更凶,4、5月這2個月的上漲幅度分別為10.29%和11.33%!因為台灣過去20年來,沒有1年的CPI通膨超過2%,同時每年平均名目薪資上漲也沒有超過2%,因此現在大家對於可能出現的通膨都非常的敏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