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下一代領導人的搜尋結果,共27筆
國內連鎖店組織指標的TCFA台灣連鎖加盟協會今年邁入31年,為詮釋連鎖業都是創業家夢想的行業,每個品牌背後都是企業家努力的真實故事,首度攜手「如果兒童劇團」以舞台劇串連台灣連鎖品牌業創業人生,期為下一代留下屬於這片土地原創的優質故事。
習近平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接總書記,成為黨和國家新一代領導人後,至明年中共二十大將屆滿10年。若依前兩任領導人胡錦濤及江澤民的慣例,習應該已選定接班人並準備退位,但因十九大隔年人大會議修憲,刪除國家主席連任一次的規定,加上黨章未規範總書記任期,中共二十大後習繼續掌舵應無疑問。只是習真要當萬年總書記嗎?看似也未必。
習近平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接總書記,成為黨和國家新一代領導人後,至明年中共二十大將屆滿10年。若依前兩任領導人胡錦濤及江澤民的慣例,習應該已選定接班人並準備退位,但因十九大隔年人大會議修憲,刪除國家主席連任一次的規定,加上黨章未規範總書記任期,中共二十大後習繼續掌舵應無疑問。只是習真要當萬年總書記嗎?看似也未必。
今「拜登若當選,美中關係『會硬不會亂』;若川普連任,將持續『又硬又亂』!」
今天是八二三炮戰62周年,有多少人記得?當時參戰的軍人,如果還活著,許多應是80、90歲的老人,或許正吊著點滴、掛著尿袋,走人生的最後一哩路,有誰會向他們致敬,說聲謝謝呢?
受新冠疫情影響,本屆新加坡大選開跑前,不少政治觀察家預測這會是一場相對平靜的選舉。儘管少了競選集會造勢、多了受安全距離限制的走訪選民活動,各政黨在網上攻防更見頻繁。新加坡《聯合早報》將9天的選戰歸納整理出5大議題與事件:
兩岸關係不斷朝統獨對撞方向加速疾駛,但520前夕最後關頭,雙方不約而同踩下剎車。這究竟是巧合,還是互有默契,不得而知。不過,剎車踩得非常及時,對兩岸人民終究是好事。
兩岸關係不斷朝統獨對撞方向加速疾駛,但520前夕最後關頭,雙方不約而同踩下剎車。這究竟是巧合,還是互有默契,不得而知。不過,剎車踩得非常及時,對兩岸人民終究是好事。
美軍即將陸續讓最新式的F-35C艦載機在航空母艦上服役,它們將是未來至少30多年美國海軍航空兵主力。但是隨著科技與戰爭形態的快速變化,美國海軍可能很快地就需要新的第6代戰機來接替F-35C,只是在思考這架未來戰機應該是什麼樣子時,美國海軍將領承認:「現在還不知道」,空軍也有相同的困擾。
陸星兩國培養的未來領導人在大陸重慶首次會面。大陸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韓正15日與到訪的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於重慶共同主持中星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CBC)第15次會議,中共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陪同。王瑞傑是新加坡下任總理熱門人選,陳敏爾則是外界看好的大陸未來領導人,兩位「下一代」領導人會面,成外界關注焦點。
18日文在寅率規模兩百人的代表團訪平壤,舉行三次文金會,團員涵蓋各行業代表。19日文金簽署《平壤共同宣言》,文在寅並邀金正恩今年內回訪首爾,甚至願意共同申辦2032年奧運,開啟朝鮮半島空前的和平契機。但蔡政府似對如此重大的訊息視而不見,沉溺在「假新聞」的反式高潮。
《時報周刊》最新民調顯示,若郭台銘出馬競逐中華民國總統,很有可能會勝選,只不過,要讓郭董從政前,鴻海集團得先找到接班人。天下文化的新書《郭台銘霸業》裡,就仔細分析了郭董的接班布局。
在中國大陸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發布會上,卻突兀地出現蔣介石這3個字,這在以往大陸的抗戰紀念及閱兵活動上可說絕無僅有,前蘇聯統帥崔可夫元帥之孫尼·弗·崔可夫在會上全程以俄文發表談話,但大陸外交部翻譯人員卻毫無遺漏地轉述給全世界的記者,顯示大陸官方已漸漸不再迴避抗戰是由蔣介石領導的事實,在面對抗戰歷史上也越來越有自信。
一九八九年五月底,北京,天安門廣場。一個東北來的大三男生,穿著棉布的T恤,和一件軍綠外套,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面,遇見了一個廣東來的女孩子,她是廣州的大二學生,清秀白晰,嬌小可愛。
中共十八大重要任務完成,下一代領導人即將帶領中國大陸走向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如果21世紀果然是中國人的世紀,第二個十年將是更輝煌的十年,或者中國將陷入19世紀末以來反覆周折的命運,「習李體制」的領導將是關鍵。
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不僅交出總書記,連軍委主席也一併卸下,完全「裸退」,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說,這為中共「老人政治」畫下了句點,也凸顯胡不像江澤民戀棧權位。政大國發所特聘教授童振源則認為,習近平當儲君僅5年,權力基礎不若江、胡穩固。
中共下一代領導人、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近期傳出與政治自由派人士胡德平見面。胡德平是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之子,兩人的會見引發中共政改的推測。1名與會人士向《紐約時報》透露,習近平支持穩健改革。
1984年10月,中共召開十二屆三中全會前,鄧小平已確定不走東歐經濟發展模式,而要以中國人自己的方法,在20年內達到GDP成長4倍的目標。當時,中國正處於到底是搞計畫經濟,還是搞商品經濟的歷史關頭。在趙紫陽主導下,一群青年經濟學家在莫干山舉行了連串會議,就價格改革、國企改革、對外開放等問題進行激烈辯論,最後決定採二軌價格制推動國企改革,以市場經濟發展工業,推動中國經濟成長。
台灣的媒體現若由他國的角度來看,最擅長於處理茶壺裡的風暴,對一些在歷史中註定不會留下任何積極意義的事件最為喜愛,如林益世事件發展成阿嬌事件,又如證所稅發展成倒閣及不背書,這些吵吵嚷嚷的主題,根本沒有歷史性,只有娛樂性。若我們不是住在台灣,而是以外國人的觀點倒過來看,現在正在台灣火火紅紅的媒體報導,我們一定會覺得這是一個沒有危機感的社會,在歷史的宏大推移中,快成為不知不覺被煮熟的青蛙了!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指出,浙江省溫州市等地方政府紛紛大舉拋售公務車,說明了地方財政困窘。而連同港口大量堆積進口煤、有錢人不在國內消費、豬價下跌等,都顯示大陸經濟發展亮起紅燈,也將是下一代領導人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