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下鄉服務的搜尋結果,共250筆
為持續探訪民情、協助縣民解決問題,金門縣長陳福海「第二季與鄉親有約」活動,將於明天(6月1日)晚間19時30分在烈嶼鄉林湖村羅厝社區活動中心率先開跑,由陳福海親率相關局處首長,面對面接受民眾陳情及建言,歡迎鄉親把握機會、就近利用。
國立金門大學為培養學生的社區關懷意識,該校護理系和金寧鄉衛生所合辦「社區整合式篩檢」服務,下鄉為民眾免費健康檢查。校方表示,藉由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醫療服務,讓學生們能夠實際應用所學,並回饋金門在地鄉親,提升社區關懷意識。
國立金門大學為培養學生的社區關懷意識,日前該校護理系和金寧鄉衛生所合作舉辦「社區整合式篩檢」服務,前進安岐村為民眾進行免費健康檢查,受到鄉親熱烈的歡迎與感謝。校方表示,此次活動為護師節系列活動之一,由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參與醫療服務,讓學生們能夠實際應用所學,回饋金門在地鄉親,並提升社區關懷意識。
集保結算所持續精進App資產整合服務,宣布「集保e手掌握」App即日起開放連結臺灣銀行及中華郵政,透過擴增「連結銀行」範圍,使投資人藉由此項服務可連結全國16家金融機構,同時查詢證券、基金及銀行資產,讓資產整合服務再進化。
「台北市雲林同鄉總會」心繫故鄉,與雲林縣政府共同規畫,結合縣衛生局的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邀全台專科醫師下鄉為民眾義診,6日在麥寮鄉、台西鄉提供40歲以上縣民免費看診,7日還有2場,縣長張麗善到場關心鄉親健康,呼籲大家把握機會參加義診,早日發現早日治療,才能健康呷百二。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5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集群的意見,要求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此舉將大幅度擴展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讓大陸廣大農村成為推動新能源車發展的強大動力,並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為方便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鄉民眾就近看診,雲林縣虎尾鎮若瑟醫院24日啟用莿桐鄉興貴村巡迴醫療點,興貴村為「無醫村」且老年人口比率高,許多長者面臨獨居、無法自行遠途就醫困境,巡迴醫療點每周提供半天的醫療服務,民眾只要攜帶健保卡及負擔部分費用,即可於現場看診領藥。
近日一份《廣東青年下鄉返鄉興鄉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三年行動》(簡稱三鄉行動)引發關注。該文件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在2月時發布,到2025年底,廣東省將累計組織30萬青年回鄉工作。
台灣深山部落地理狹長、路程遙遠,交通不便時有所聞,再加上居民以獨居老人為大宗,日常生活嚴重受影響。為解決部落交通問題,交通部施行多元共享運輸服務,目前「噗噗共乘」已在花蓮卓溪鄉服務3年多,緩解交通缺口問題,在地居民的生活品質因而改善,包含提升就學率、就醫率、社會參與率等。此服務更成為公益領頭羊,吸引不同企業與單位以不同方式參與,一同支持偏鄉共享運輸服務,發揮企業責任永續的價值。
金門縣長陳福海就職百日內便重啟「親民日」,已陸續舉辦4場「與鄉親有約」接獲陳情共115件,積極展現勤政親民之施政目標。縣府也主動推行相關創新惠民措施,將推出調降三節配售酒年齡限制,自今年端午節起,配售酒年齡依最新法令規定調降至18歲,將有約4000名年輕世代縣民可享有家戶配售酒資格。
考量綠島及蘭嶼等離島民眾往返台灣本島申辦監理業務不便,台東監理站將於3月24日至25日、3月28日至30日分別前往綠島鄉南寮村辦公室、蘭嶼鄉公所,提供各項監理下鄉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健保署推動「無接觸就醫模式」,民眾可透過手機申辦虛擬健保卡,即有與實體健保卡完全相同功用,雲林縣北港鎮媽祖醫院30日表示許多長輩經常忘了帶健保卡或遺失,因此主動下鄉協助長者下載開通虛擬健保卡,至今已開通上千人,去年3月試辦部分門診使用虛擬健保卡,本月正式全院啟用。
有鑑於偏鄉農業人口老化,為服務在地老農,台南市下營區農會把閒置倉庫改建,設置綠色照顧站,只要是轄內年滿65歲以上的民眾皆可報名參加,不收費、提供40個名額,計畫內容每周三安排相關衛教、手工藝製作等課程,讓長輩們的生活更豐富。
金廈小三通已於7日復航,順利協助兩岸鄉親與陸配圓夢回家團圓迎新年;不過由於停航已近3年,不少民眾手中的台灣地區(金馬澎)多次入出境證,也就是俗稱的「金馬證」已超過3年效期,近日相繼前往水頭櫃台排隊搶辦新證,為免民眾舟車勞頓,移民署金門站展開巡迴下鄉服務,民眾可就近於各鄉鎮公所臨時據點辦證,方便又省時。
金廈小三通春節專案已於1/7復航,順利協助兩岸鄉親與陸配圓夢回家團圓喜迎新年;不過由於停航已近3年,不少民眾手中的臺灣地區(金馬澎)多次入出境證,也就是俗稱的「金馬證」已超過3年效期,相繼前往移民署水頭櫃台排隊搶辦新證;未免民眾舟車勞頓,移民署金門站將展開巡迴下鄉服務,民眾可就近於各鄉鎮公所臨時據點辦證,方便又省時。
響應企業社會責任,屏東在地建設公司中洲,發現屏東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攀升,加上幅員遼闊導致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因此大手筆捐出一台價值超過300萬元的社區行動復健車及設備,希望滿足偏遠地區民眾復健照護交通上的需求。
家住澎湖山水的黃老先生家境清寒、無工作能力,和子女已許久無聯絡,加上年紀老邁且行動不便,每個月收入來源有限,導致生活困頓。蔡衍明愛心基金會與澎湖科技大學的青年志工知悉後,7日上午10時基金會執行長徐海倫帶大專學子們前往探視且致贈春節慰問金,為離島偏鄉100個家庭在寒冬中注入一股暖流。
「認識那麼久才知道老公的名字,太誇張」71歲的台東縣醫師公會理事長何活發,在台東偏鄉醫療奉獻40年,也娶了台東老婆,有趣的是7、8年來兩人書信往返,妻子尤素珠都把「何活發」誤寫成「何活潑」,何活發還故意將錯就錯,直到結婚喜帖印出來,才知道是誤會一場。
苗栗家扶中心全力扶助弱勢家庭學童向學,3年前深入偏遠的南庄鄉成立課輔班,照顧64名原民學童們的課後輔導,但一直苦無固定上課場所,南庄在地子弟彭國綸得悉後,出借自己剛整修完畢的二層樓房宅,給家扶中心成立南庄鄉庄角工作站,未來將照顧全鄉原住民及弱勢小朋友,期望他們能夠藉教育翻轉家庭生活。
在台北市服務超過13年以上的YouBike1.0即將功臣身退,台北市政府今將100台舊版橘色微笑單車贈送予豐濱鄉,未來公所將提供給轄內學子與社區團體免費使用,透過公益方式達到資源永續目標。